[发明专利]水利模型加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3132.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为威;逢勇;许青;张鹏;岳政;宋达吴;傅星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 模型 加糙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模型加糙体及加糙方法,该加糙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加糙体本体,所述加糙体本体包括若干个翅板,所有的翅板规格一致,所有的翅板的一侧边缘围绕空芯圆管熔融一体,所有的翅板围绕空芯圆管均匀分布,所述空芯圆管的高度与翅板的高度一致。该加糙方法包括(1)制作水利模型;(2)制作加糙体;(3)在水利模型中加糙。本发明,利用圆角翅板能够使水流按流线转向,减小对试验水流干扰,同时也对水流具有一定的阻力可以测定出粗糙率,模型潮位、流速与天然基本一致,模型较好地复演了天然河道水流运动规律,加糙体前后对称一致,可以在同一基准情况下,解决涨退潮或分流或汇流时模型试验的加糙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模型加糙方法,属于水利模型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糙是水利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之一,绝大多数水利模型都需要加糙才能满足水利模型的阻力相似,因此模型加糙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利模型模拟的效果和精度。
水利模型常采用的加糙体有卵石、碎石、混凝土立方体、平板以及十字板等,从宏观角度来看,其适应水槽试验,起到一定的加糙效果,然对于微观机理的探讨以及研究较为欠缺,加糙体的绕流是其形成宏观阻力的最重要的微观过程,研究加糙体绕流对于认识模型加糙的微观机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目前使用的加糙体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现有加糙体形态不规则,研究糙度数值无法准确定位;理论上分析粗糙率时,需要根据加糙体之间的不同布置横距以及纵距拟合糙率计算公式,现有加糙体很难很好的定位,一方面加糙体形状不规则,另一方面,现有加糙体材质也很难利用胶水粘贴固定,且胶水难以接受水流长期冲击;现有的三角形或梅花型加糙体由于其加糙体外形无法完全对称,对于涨退潮试验无法做到双向准确试验,试验适应性过于单调;现有加糙体边界为直角变化,没有流线型的圆弧倒角,易造成对试验水流的实际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模型加糙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水利模型加糙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加糙体本体,所述加糙体本体包括若干个翅板,所有的翅板规格一致,所有的翅板的一侧边缘围绕空芯圆管熔融一体,所有的翅板围绕空芯圆管均匀分布,所述空芯圆管的高度与翅板的高度一致。
所述翅板的拐角均设置呈圆角,所述翅板的边缘均设置呈圆角边缘。
水利模型加糙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制作水利模型:根据项目工程实际规模,等比例缩放,制作水利模型,在水利模型注入水,形成水流,模拟项目工程实际水流;
(2)制作加糙体:利用3D打印机制作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模型加糙体;
(3)在水利模型中加糙:在水利模型中规律地固定若干个加糙体。
所述步骤(3)中通过在加糙体的空芯圆管中浇筑与水利模型相同材质的浇筑物,让其与水利模型同步凝固,进而实现加糙体与水利模型固定;
或者利用连接件将加糙体固定在水利模型中的任意面上。
在水利模型中,沿水流方向,任意相邻所述加䎭体的空芯圆管的中心间距是翅板宽度的5~10倍,沿水流方向的水平垂直方向,任意相邻所述加䎭体的空芯圆管的中心间距是翅板宽度的10~30倍。
所述加䎭体的高度为水利模型中水深的1/10~1/20。
所述加䎭体的翅板的宽度是水利模型中河宽的1/20~1/60。
所述加䎭体翅板的宽度是翅板长度的1/5~1/6。
所述加䎭体的翅板长度是翅板高度的3/4~5/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灵活度分层除冰雪车
- 下一篇:一种水利水坝阻浪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