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氯芬酸钠多单元缓释微丸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3106.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库;张培培;贾冰冰;任立志;丁红强;肖春峰;黄占海;方水霞;李市伟;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36 | 分类号: | A61K9/36;A61K9/32;A61K31/196;A61K9/26;A61P29/00;A61P19/02;A61P25/0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14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氯芬酸钠多 单元 缓释微丸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多单元缓释微丸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和癌症手术后引起的各种疼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等。虽然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等特点,但因其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半衰期较短,t1/2约为1.5h,普通片剂常需日服3-4次才能维持药效,因而导致体内血药浓度产生峰谷现象。现在市场上已有可接受的缓释片以及缓释胶囊等。中国专利CN1460470公布了一种以生物骨架膜为载体的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这种缓释制剂固然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但因其无法分割性,无法提供临床更为优越的剂量方案,仍旧存在一些不良的安全隐患。中国专利CN105534940A公布了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其以蜡质材料为粘合剂,以离子交换树脂为骨架材料,采用热熔包裹工艺生产非溶蚀性骨架缓释片,此发明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代价较高。将双氯芬酸钠制备成多单元缓释微丸片有望克服以上不足。
多单元系统例如微丸能够被填充在胶囊中或者压片而实现口服吸收的需要,但是相比胶囊制剂或者普通缓释制剂形式,多单元制剂表现出更好的优势,(1)微丸片具有一定的机械硬度,既方便携带,也利于分割,并且分割后溶出行为依旧保持着缓释的效应;(2)多单元片剂能够反映出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因其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单元,扩大了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并且同时也降低了因个人差异而带来的个体化差异化隐患;(3)通常胶囊的生产需要进行药物胶囊的填充,微丸片的出现,减少了生产上胶囊灌装的步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多单元微丸片剂由于微丸压片时压力对微丸缓释衣膜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微丸的缓释衣膜被破坏,最终片剂的溶出行为或许就同微丸的溶出行为有巨大的差别,因此调整压片时的压力,以及所选择的缓冲辅料的可压性等工艺的诸多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类制剂的广泛应用,目前只有少量的品种上市,如兰索拉唑多单元片剂(
Prevacid@SoluTabTM,15/30mg),安非他明缓释型口服崩解片(Adzenys XR-ODT,3.1/9.4/15.7/18.8mg),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多单元片剂(Beloc-zokTM,50mg)。从上述上市品种分析,国外上市的微丸片载药量较低,一般是考虑到微丸比较小,挤出滚圆时挤出孔的孔径越小,微丸挤出时阻力越大,因此需要添加大量的赋形剂来形成大小、硬度均合适的微丸,并且微丸的粒径越小,包衣后压片所受到的单向压力越小,进一步减小了压力对其缓释衣层的破坏。压力的选择对缓释微丸片的形成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使用普通的缓释材料,形成的缓释微丸缓释层较脆,塑变形较差,与缓冲辅料压片时,会造成微丸的破裂以及粘连,并且普通的缓冲辅料粉末直压的可压性都不理想,要想收获理想的微丸片,不但微丸缓释衣膜的可塑性要优越,所选用的缓冲辅料可压性也要相应的提高,这样才可以在最适当的的压力下,制备出硬度合适的片剂。因此,多单元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片处方工艺的关键参数需要精确控制,处方设计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和筛选。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技术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其避免了传统缓释制剂的突释或延迟释放的缺点,显示出多单元制剂的优点,个别单元的破坏不会影响整个制剂的特性,因此药物的缓释更可控,而且保证多单元微丸片与单单元的微丸释放特性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处方筛选和挤出滚圆技术制备双氯芬酸钠微丸,药物形成规则的小单元可以使单元微丸在消化道内分布更均匀,并且伴随着其表面积的增加,减少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了其不良反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过筛选缓释包衣材料,运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即使个别单元包衣失败也不会影响整个药物的释放行为;另外,将多单元微丸制剂与一定的填充辅料混合压制成片,便于患者携带服用,增加其顺应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所述双氯芬酸钠多单元缓释微丸片是由包含缓释包衣膜的双氯芬酸钠微丸和填充辅料压片而成。含药微丸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其中填充剂选自微晶纤维素、乳糖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每1g干物料含粘合剂0.2-3ml。粘合剂选自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缓释膜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