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3039.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春;闫啸宇;杨鹏;何红;杨海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过程 中的 无线 能量 传输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目前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无线能量传输普遍用于固定位置的方式,因此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束缚性。某些情况接收端是要实时移动的,这就需要满足这种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式和控制方法。
目前移动中的无线能量传输的输出端主要有盘式阵列或线性导轨式两种方式。轨道式输出端方式接收端的移动路径受轨道限制仅有一个自由度方向,适用于有轨电车等单一需求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盘式阵列包括线性阵列和表面阵列,并且接收端次级线圈可旋转,初级次级线圈之间距离可自适应调节,最多存在四个自由度方向,移动灵活。
目前国内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基本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没有一种适用于盘式阵列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方法,以达到节能准确控制。若阵列数量比较大,势必造成过多的电磁辐射和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达到无线能量传输的精准控制和输出。此装置无需接收端向输出端实时发送位置与运动信息,提高易用性并且节能。
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包括N路高频逆变电路模块、N个初级线圈、整流电路模块、次级线圈、N路电流采样电路、控制器;
整流电路模块分别连接输出负载和次级线圈,直流电源给N路高频逆变电路模块供电,一个高频逆变电路模块连接一个初级线圈,发射端的N个初级线圈构成阵列覆盖接收端次级线圈的移动区域;高频逆变电路模块将直流电转化为设定频率的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通过初级线圈将能量转化为交变磁场传递给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将交变磁场再转化为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模块转化为直流电提供给输出负载;电流采样电路检测高频逆变电路模块输出的能量,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电流采样电路的检测结果判断接收端次级线圈的位置、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控制器控制高频逆变电路模块的开启和输出频率,进而达到无线能量传输的控制和输出。
N个初级线圈构成线性阵列时,当某个电流采集电路检测到输出能量变高,则接收端次级线圈正在靠近电流采集电路对应的发射端初级线圈,当某个电流采集电路检测到输出能量变低,则接收端次级线圈正在远离电流采集电路对应的的发射端初级线圈,当某个电流采集电路检测到输出能量低于正常值,表示接收端次级线圈不在电流采集电路对应的发射端初级线圈区域,控制器在线性阵列上通过判断相邻发射端初级线圈输出能量,预判出接收端次级线圈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并开启相应区域的高频逆变电路模块并关闭阵列上其余的高频逆变电路模块。
N个初级线圈构成表面阵列时,进行区域面积的检测和控制,当区域内某一高频逆变电路模块相应的电流采集电路检测到输出能量变高,则接收端次级线圈向该方向运动,控制器再控制表面阵列中接收端次级线圈即将达到区域的高频逆变电路模块的开启,关闭电流采集电路检测到输出能量降低超过正常值相应高频逆变电路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所设计移动中的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控制;
(2)提高无线能量传输在移动过程中使用的适应能力,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
(3)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精准控制和输出,无需接收端向输出端实时发送位置与运动信息;
(4)可达到减少电磁辐射、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面阵列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的运动图示。
图中:
1-输出负载 2-整流电路模块 3-次级线圈
4-初级线圈 5-高频逆变电路模块 6-盘式阵列
7-控制器 8-电流采集电路 9-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移动过程中的无线能量传输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N路高频逆变电路模块5、N个初级线圈4、整流电路模块2、次级线圈3、N路电流采样电路8、控制器7;
N个初级线圈4、N路高频逆变电路模块5、N路电流采样电路8一一对应,并且构成盘式阵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