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2655.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桦;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港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1605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浇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铸件通过浇注在上下模的成型腔成型、冷却后将上下模分开即可获得,目前大尺寸的铸件在成型过程中一般采用单通道的冲刷式的浇注方式,即只有一条浇道,铁水在浇道中流速过快,同时冲刷砂模,容易产生杂质;同时铁水在沙模中的流动路径长,铁水的温差大,会造成一定量的杂质,所有的杂质最后到达铸件的最高位,即本专利的上端凸起处,使铸件在浇注时对上端凸起处增加一定的余量,造成铸件产品的品质不高,也增加了后续的除去杂质的工作量。
本发明提及的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铁水由直浇道进入经凹口缓冲后流至上辅浇道并流至下辅浇道,下辅浇道再溢流至连接浇道进入成型腔内部,其中,下辅浇道及流通浇道有多个,分担了铁水的流量,流动缓慢而稳定,同时,溢流的方式也对砂模起到了保护作用,本装置设计巧妙,浇注过程基本不产生杂质,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省去了后续的除杂的人力、物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包括:
上砂模,所述上砂模内加工有型腔,所述型腔内分布有多个砂模,所述型腔的顶部加工有上端凸起;
冒口,所述冒口为一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由所述上端凸起延伸至所述上砂模的上表面;
直浇道,所述直浇道沿竖直方向加工在所述上砂模内;
上辅浇道,所述上辅浇道加工在所述上砂模的底面、所述型腔的外侧,所述上辅浇道与所述直浇道连通;
连通浇道,所述连通浇道加工在所述上砂模的底部、所述上辅浇道的内侧,所述连通浇道与所述型腔连通;
下砂模,所述下砂模位于所述上砂模下部,所述下砂模的上表面上加工有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直浇道的位置对应;
下辅浇道,所述下辅浇道加工在所述下砂模的上表面上,所述下辅浇道与所述上辅浇道、所述连通浇道均存在重叠段,所述下辅浇道分为上段、下段、扩压段,铁水从所述上辅浇道流入所述上段后,通过重力作用进入所述下段,当铁水充满所述下段后,通过所述扩压段降压后从所述连通浇道溢出,进入所述型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砂模上还加工有上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砂模上加工有下定位孔,所述下定位孔与上定位孔匹配,通过芯棒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浇道为多个,沿所述上砂模的左右两侧均匀发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口的形状为半球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铁水由直浇道进入经凹口缓冲后流至上辅浇道并流至下辅浇道,下辅浇道再溢流至连接浇道进入成型腔内部,其中,下辅浇道及流通浇道有多个,分担了铁水的流量,流动缓慢而稳定,铁水流动时的温差变化小,同时,溢流的方式也对砂模起到了保护作用,本装置设计巧妙,浇注过程基本不产生杂质,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省去了后续的除杂的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通道浇注装置主视图;
图2为上砂模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5为下砂模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7为图5中D-D剖视图;
图8为图5中E方向的向视图;
图9为下辅浇道的三维图。
图中:1、上砂模;2、型腔;21、砂模;22、上端凸起;23、冒口;3、直浇道;4、上辅浇道;5、连接浇道;6、凹口;7、下辅浇道;71、上段;72、下段;73、扩压段;8、下砂模;9、上定位孔;10、下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港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港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冒口后期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斗齿覆膜砂模具的内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