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节能玻璃钢阳光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2591.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E04D3/3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板 波浪形加强筋 下层 上层 玻璃钢 节能 温室 承重能力 隔热效果 密封结构 使用寿命 阳光直射 绝热 耐候性 透光性 阳光板 波峰 波谷 空腔 贴合 填充 透明 | ||
本发明公开了温室节能玻璃钢阳光板,包括上层采光板和下层采光板,所述上层采光板和下层采光板之间设有波浪形加强筋,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上层采光板和下层采光板贴合,所述采光板四周为密封结构,所述波浪形加强筋与上层采光板和下层采光板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透明绝热SiO2气凝胶颗粒。本发明的采光板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好,承重能力强,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波浪形加强筋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光线弥漫分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面采光建材,具体地说,是温室节能玻璃钢阳光板。
背景技术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聚碳酸脂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等。温室结构应密封保温,但又应便于通风降温。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
为了提高采光性,人们通常会在建筑物顶部铺设采光板,但传统的采光板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如下缺点:(1)承重能力差,耐候性不佳,使用寿命短;(2)光线折射小,照射到室内的光线耀眼炫目;(3)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差,室内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大,导致室内取暖降温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对传统的采光板性能进行改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温室节能玻璃钢阳光板,该采光板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好,承重能力强,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温室节能玻璃钢阳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采光板和下层采光板,所述上层采光板和所述下层采光板之间设有波浪形加强筋,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所述上层采光板和所述下层采光板贴合,所述采光板四周为密封结构,所述波浪形加强筋与所述上层采光板和所述下层采光板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透明绝热SiO2气凝胶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5-8mm。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采光板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采光板和所述下层采光板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绝热SiO2气凝胶颗粒是疏水性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采光板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好,承重能力强,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波浪形加强筋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光线弥漫分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采光板,2—波浪形加强筋,3—下层采光板,4—透明绝热SiO2气凝胶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节能玻璃钢采光板,包括厚度相等的上层采光板1和下层采光板3,下层采光板3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上层采光板1和下层采光板3之间设有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波浪形加强筋2,波浪形加强筋2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上层采光板1和下层采光板3贴合,并且波浪形加强筋2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5-8mm,采光板四周为密封结构,波浪形加强筋2与上层采光板1和下层采光板3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疏水性的透明绝热SiO2气凝胶颗粒4。
本发明的采光板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好,承重能力强,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波浪形加强筋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光线弥漫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