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反射镜焊接头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12503.0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舒全;郑秋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16 | 分类号: | B29C65/16;B29C6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反射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反射镜焊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管路接头已步入塑料接头时代,现行的塑料管路接头为竹节式接头,塑料管靠压力套装在管件竹节的外面,在竹节与塑料管之间装有O型密封圈。管件与塑料管靠竹节与塑料管之间的压力和O型密封圈实现管路的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由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已基本取代金属管件接头大量应用于国五及以下车型的管路系统。但对于气密性和拉拔力要求更为苛刻的国标而言,仅靠管件竹节与塑料管之间的摩擦力和O型圈已不能满足要求;而且O型圈在组装过程中容易损伤,也是这种接头的一大隐患。
对此,国内外已有公司开发出激光焊接式的塑料管件,以代替组装式的塑料管件,但是焊接头一般采用普通焊接头加反射镜组件旋转方式或者采用普通焊接头直接焊接方式,采用普通焊接头加反射镜组件旋转的方式焊接,由于反射镜组件要进行机械旋转,生产效率偏低,机械旋转部分较为复杂且对光路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光路的调试繁琐复杂,对调试人员的要求较高;另外,采用普通焊接头直接焊接的方式:只适用于尺寸不大、结构较为规则简单、便于回转的管件的焊接,因此产品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形反射镜焊接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形反射镜焊接头,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同心的振镜、场镜、调节套筒及反射镜,其中:
用于发出环形光源的所述振镜固定在焊接机架上并且其发出的环形光源通过场镜聚焦;
所述场镜,被设置成将振镜发出的环形光源聚焦成环形的入射光穿过调节套筒内部投射至反射镜上;
所述调节套筒,连接在场镜和反射镜之间,被设置成具有伸缩的趋势;
所述反射镜,整体呈环形结构,环形的内壁为镜面,镜面呈圆锥形且朝向场镜,反射镜被设置成将场镜投射的环形入射光反射并且形成环形的反射光反射至反射镜中心的工件焊接区域。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反射镜焊接头还设置有一反射镜安装装置,与调节套筒远离场镜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将反射镜固定在调节套筒与其之间。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套筒包括外套筒与内套筒,被设置成内套筒在外套筒所限定的空间内伸缩。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套筒调节的最大调节距离L取值在30mm-5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的镜面锥角α取值在35°-55°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反射镜的镜面包括铜基材和镀在铜基材上的镀金反射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反射镜焊接头还具有一温度反馈部件,与焊接机上的控制部件电连接,被设置成实时感应焊接温度并将之反馈至焊接机上的控制部件。
本发明提出的环形反射镜焊接头,采用振镜代替传统的焊接头和用环形反射镜代替3片反射镜组件结合的方式,将场镜和环形反射镜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可适用各种形状管件的焊接,生产效率高,光路部分没有运动部件,稳定可靠,并且镜面采用镀金反射膜可适用于有温度反馈的应用;并且采用一体化设计,部件质量可靠,光路调试简单方便,对调试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环形反射镜焊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环形反射镜焊接头的反射镜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环形反射镜焊接头的反射镜的剖视图A-A。
图4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环形反射镜焊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上述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一种环形反射镜焊接头,安装在激光焊接机架上,用于管件接头激光焊接,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同心的振镜1、场镜2、调节套筒3及反射镜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3D打印PEEK材料零件的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压敏胶带自动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