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户外立式交流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2485.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鲁真平;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户外 立式 交流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户外立式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触摸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充电桩功能结构过于单一,仅仅只能进行充电,满足不了人们的其他需求,较少的功能结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户外立式交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充电桩功能结构过于单一,仅仅只能进行充电,满足不了人们的其他需求,较少的功能结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户外立式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枪、充电桩外壳体、摄像头和熔断器,所述充电桩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充电桩顶盖,所述充电桩顶盖的下方设置有顶座横梁,所述顶座横梁的下方设置有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方设置有信号指示灯,且触摸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电磁感应区,所述电磁感应区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防护门,所述蓄电池防护门的前表面顶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且蓄电池防护门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充电枪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体的右侧,所述充电枪的底端设置有充电枪连接线,且充电枪的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后方设置有枪头插口,所述摄像头安装在顶座横梁的左端下方,且摄像头的右侧设置有光感照明灯,所述熔断器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体的内部顶端,且熔断器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驱蚊器,所述超声波驱蚊器的左下方设置有防雷保护模块,所述防雷保护模块的右侧设置有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智能控制器、摄像头、光感照明灯、超声波驱蚊器、漏电保护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防护门与充电桩外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指示灯共设有三个,且三个信号指示灯均匀的安装在智能控制器上。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顶座横梁之间通过底端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枪与充电桩外壳体之间通过枪头插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驱蚊器与充电桩外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雷保护模块与漏电保护器之间通过连接横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现有的充电桩上设置有摄像头,可以对停车场所这样的停车集中区进行监控,防止不法人员偷取车辆,并且在充电桩上设置有光感照明灯,可以在夜晚帮助需要充电或者停放车辆的人们照亮附近区域,防止发生擦碰的情况,在充电桩上还设置有超声波驱蚊器,可以有效驱赶蚊虫,可以让那些等待充电的人们不受蚊虫叮咬,设计更加人性化,从而也达到功能多样化,使用安全方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顶盖、2-顶座横梁、3-触摸显示屏、4-智能控制器、5-充电枪、6-底座、7-充电桩外壳体、8-蓄电池防护门、9-固定螺栓、10-电磁感应区、11-信号指示灯、12-摄像头、13-光感照明灯、14-熔断器、15-超声波驱蚊器、16-漏电保护器、17-温度传感器、18-蓄电池、19-充电枪连接线、20-枪头插口、21-防雷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的电热蓄能器及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 下一篇:用于运输系统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