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2477.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鲁真平;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防水 体式 直流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自19世纪第1辆电动汽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的电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充电桩是电动力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一般一个充电桩可同时为两辆汽车充电,从没电到充满的充电时间为6至8小时。
现有的直流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设备在户外工作时难免会受到风雨影响,设备长期风吹雨打会加快设备的损坏,且设备易出现漏电等安全状况,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行人的人身安全,还有设备较为笨重,移动较为困难,给人们正常的充电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包括柜体、底座和防护套,所述柜体的一侧设有前板,且柜体的另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前板通过柜体和散热孔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的一端设有电线,且防护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柜体,所述电线通过防护套和柜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线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前板的一侧设有控制窗口和监控头,且控制窗口通过前板和监控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窗口的一侧设有充电转换按钮和电量按钮,且充电转换按钮通过控制窗口和电量按钮固定连接,所述充电转换按钮的下方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下方设有读卡器,且液晶显示屏通过控制窗口和读卡器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充电机,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和连接轴,所述柜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水涂层。
优选的,所述充电机和柜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轴和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控制窗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线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轮分别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头和电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前板能够很好的保护设备,减少设备长期在户外工作受到的损伤,散热孔能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防止局部过热而造成设备损坏,降低使用寿命,防护套既能够保护电线和设备不受雨水的侵蚀,且能防止设备在充电过程中漏电,减少漏电对工作人员和行人的危害,控制窗口内设置有多种控制按钮和工作器件,是设备的操作面板,监控头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工作情况,防止不法分子破坏设备,充电转换按钮能够实现不同充电方式的转化,一般有快充和普通两种方式,快充可以快速对电动车进行充电,适合时间紧张的人们,普通充电方式充电较慢,不过充电平缓,对设备损伤较小,液晶显示屏能够显示充电量的多少和费用大小,使人们了解充电进程,读卡器能够识别人们的充电卡,通过充电卡付费,既方便又安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万向轮能够非常方便设备的移动,使设备能够灵活的在不同的地点工作,防水涂层能够减轻雨水对设备的侵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较为实用,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充电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户外可防水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的局部视图。
图中:1、柜体;2、前板;3、散热孔;4、充电转换按钮;5、电量按钮;6、液晶显示屏;7、读卡器;8、防水涂层;9、充电机;10、底座;11、万向轮;12、充电插头;13、连接轴;14、电线;15、防护套;16、控制窗口;17、监控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火开关(巧格d)
- 下一篇:泵管减震装置(混凝土输送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