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电驱动扫路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11885.5 | 申请日: | 201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邓亚东;舒绍文;李嘉成;胡涛;苏楚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 |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扫路车 | ||
1.一种全电驱动扫路车,包括车主体,其特征是供水装置、清扫装置、喷雾降尘装置和收集垃圾装置,这四个装置按照清扫路面作业流程布置在车主体的底盘(1)上;底盘(1)通过由多个槽钢焊接而成的蓄电池支架(14)安装蓄电池组,每个槽钢均焊接在蓄电池支架的竖梁(19)上;供水装置装在驾驶室后和蓄电池组上方,居中放置,并且通过“π”字型水箱支架安装在车主体的副车架上;
所述喷雾降尘装置由吸嘴总成(8)、前后盘刷总成(3)上的喷嘴组成,其中:吸嘴总成(8)通过销轴连接在吸嘴提升电动推杆安装座(45)上;喷嘴安装在左前盘刷总成(28)和左后盘刷总成(29)上;
所述吸嘴总成(8)主要由吸嘴体(36)、吸嘴摆臂机构(37)、吸嘴提升机调整机构(38)、吸嘴后限位机构(39)、吸嘴滚轮总成(40)组成,其通过销轴连接在吸嘴提升电动推杆安装座(45)上,其往上提升的最高位置由吸嘴摆臂及前限位机构组件(47)控制,以防止与副车架(6)发生碰撞,起到保护作用;喷嘴安装在车辆尾部的左前盘刷总成(28)和左后盘刷总成(29)上,该喷嘴与收集垃圾装置中的垃圾箱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波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驱动扫路车,其特征是蓄电池支架(14)由纵梁(17)、横梁(18)、竖梁(19)、底盘驱动电机安装支架(20)、支架加强筋(21)组成,相互之间焊接在一起,形成“—Π—”型结构,中间凸起的横梁(18)是为了加强该横梁两端倒“T”型立柱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驱动扫路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副车架(6),其与底盘(1)之间通过各自上限位座螺栓孔进行螺栓连接,用于安装供水装置、清扫装置、喷雾降尘装置以及收集和卸料垃圾装置;该副车架(6)包括水箱及控制器安装支架组件(41)、风机安装支架组件(42)、箱体举升电动推杆安装支架组件(43)、垃圾箱撑杆组件(44)、吸嘴提升电动推杆安装座(45)、翻转销组件(46)、吸嘴摆臂及前限位机构组件(47)、副车架限位座(48)、副车架主架(49),这些部件均与副车架主架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电驱动扫路车,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举升电动推杆安装支架组件(43),用于安装箱体举升电动推杆(7),该组件由底板支架纵向加强板(50)、安装座底板支架(51)、耳轴安装座底板(52)、底板支架垂向加强板(53)、耳轴安装座加强块(54)、耳轴安装座(55)、固定螺栓(56)、平垫圈(57)、弹簧垫圈(58)、固定螺母(59)组成,其中:底板支架纵向加强板(50)、安装座底板支架(51)、底板支架垂向加强板(53)焊接在一起,耳轴安装座底板(52)、耳轴安装座加强块(54)、耳轴安装座(55)焊接在一起,这两部分焊接组件通过固定螺栓(56)、平垫圈(57)、弹簧垫圈(58)、固定螺母(59)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电驱动扫路车,其特征是所述副车架主架(49),由副车架横梁(72)、副车架纵梁(73)、挡泥板(74)、挡泥板安装座(75)、车身横向限位座(76)、副车架内封板(77)组成,其中:副车架横梁(72)、副车架纵梁(73)、挡泥板安装座(75)、车身横向限位座(76)、副车架内封板(77)相互之间焊接在一起,挡泥板(74)通过螺栓连接在挡泥板安装座(7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驱动扫路车,其特征是清扫装置由前后盘刷总成(3)、盘刷中间挡板总成(4)组成,其中:前后盘刷总成(3)主要用于清扫车辆偏两侧路面,并将垃圾向中间聚拢,配合后部吸嘴吸扫工作,该总成装在底盘前后轴之间、主车架两侧、电池组下面对称布置,其由左前盘刷总成(28)、左后盘刷总成(29)、右后盘算总成(30)、右前盘刷总成(31)组成,这四个小总成均通过螺栓与底盘(1)通过螺栓连接;盘刷中间挡板总成(4)由钢丝绳、安装支架、摆臂、挡板组成,分别安装在底盘前后轴之间、副车架(6)内侧,对称布置,主要用于防止前后盘刷系统将垃圾清扫至车辆中部,以此来保护底盘驱动电机、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8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