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电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及数据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1192.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苏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K9/00;A61B5/11;A61B5/024;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电 传感 人体 体征 数据 采集 终端 数据处理 装置 | ||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计算人体的体征数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用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计算心率的第一装置;
用第一装置输出的心率计算人体睡眠时间的第二装置;
将第一装置输出的心率与设定值比较判断用户翻身或起床,并统计翻身和起床次数得到体动次数的第三装置;以及
将第二装置输出的睡眠时间和第三装置输出的体动次数与设定的睡眠质量评价标准对照获取用户睡眠质量的第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用第一装置输出的心率计算血压的第五装置。
3.一种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数据采集终端包括:
压电薄膜传感带,置于身体下靠近心脏位置;
数据采集电路,与压电薄膜传感带连接,对压电薄膜传感带的输出信号进行采样;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接收数据采集电路的输出信号,计算用户的体征数据;
通讯电路,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将所述体征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以及
给上述电路供电的DC-DC转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信号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50Hz至150Hz陷波电路和第二信号放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为GPRS通讯电路,所述DC-DC转换电路包括5V转3.3V的第一转换电路以及5V转4.2V的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给所述通讯电路提供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开关管Q3、整流二极管M1和M2以及滤波电容,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MCU连接,由所述MCU控制开关管Q3的导通时间,进而控制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装置、通讯电路和DC-DC转换电路安装于一个壳体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带为一条柔性带体,带体的端部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输出电极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长90-110mm、宽40-50mm、厚8-15mm,构成压电薄膜传感带的所述带体长800-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带的人体体征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从下向上,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带由第一蜂巢纹布层、PET镀铝膜屏蔽层、压电感应薄膜和第二蜂巢纹布层构成,相邻层之间通过双面胶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苏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苏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1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