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注设备及其底注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09823.0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雨;庞靖;刘树海;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2662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设备 及其 底注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浇注设备配套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注炉。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底注炉的浇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非晶带材以及轧钢等涉及熔融态金属浇注的产业领域内,一般都是较大型的浇注设备为主流设备,但对于一些浇注量较小的生产操作则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浇注设备支持。
目前的浇注方式通常由两种,一种是炉体上部浇注口浇注,该方式无法精确控制浇注流量,且操作过程中极易将炉顶部的氧化物直接倒入下游设备中,无法满足高精度和高纯度加工生产需求;另一种是目前冶金行业内应用较为普遍的大包浇注,该种浇注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量的浇注作业,但其无法满足小流量、长时间浇注作业过程中对浇注质量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注炉,该底注炉能够有效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注炉的浇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注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炉座,所述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塞杆,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浇注口对位适配,且所述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浇注口的直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浇注口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塞杆的底端适配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导流孔。
优选地,所述炉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座砖和下座砖,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上座砖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自上而下直径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导流孔的直径小于25毫米。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包覆有炉衬,所述炉衬为耐火材料制件。
优选地,所述炉衬为熔融石英制件、氧化铝制件、铝碳质制件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蜗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马达传动机构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浇注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底注炉,所述底注炉具体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注炉。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底注炉,设备运行过程中,在非浇注状态下,塞杆底部与浇注口相抵,此时可将熔融态金属通入炉体内,通入一定量的熔融态金属且底注炉位于浇注工位处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上升一段距离,以使塞杆与浇注口脱离接触,从而使炉体内的熔融态金属经由浇注口流出以便实施相应的浇注作业;浇注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上升或下降适当距离,以便调整浇注口处的物料有效通过空间,从而控制浇注口处的熔融态金属流量,进而达到控制浇注流量和浇注效果的目的;浇注作业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下降并复位,以便使塞杆底部与浇注口相抵,从而将浇注口封堵。所述底注炉的整个作业过程简便高效,将浇注口设置于设备底部能够有效优化浇注效果,同时通过调整塞杆底端与浇注口间的配合开度,能够实时控制浇注口处的物料流量,以使整个浇注操作的作业效果和作业质量相应提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浇注过程中,该感应加热装置能够实时感应并监测炉体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若炉体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无法满足浇注需要,则感应加热装置会及时启动并对炉体内熔融态金属实施加热,以保证后续浇注作业的工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底注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底注炉,该底注炉能够有效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注炉的浇注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底注炉与冷却辊配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注机
- 下一篇:基于图像检测的自动浇注系统及浇口杯液位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