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9652.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韩浩江;顾劲岳;徐鑫悦;王婧;吴晓军;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G01S19/14;G01S19/33;G08C17/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电力 安全 巡检 作业 穿戴 设备 | ||
1.一种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可穿戴头盔和位于集中监控中心的巡检作业集中监视和控制软件;
所述的智能手表能够监控工作人员状态,获取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通过手表屏幕显示收集的数据,在现场运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时,能够通过手表的振动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所述的可穿戴头盔以电力安全帽为基础,通过在其上设置各种传感器,来收集电力巡检现场中的环境温度、设备温度、声音、含氧量以及人员位置信息,并且通过扩展摄像头实时获取现场视频信息,通过CPU控制模块把采集的信息发送到巡检作业集中监视和控制软件,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显示,同时在手表中显示采集参数信息;
所述的巡检作业集中监视和控制软件通过接收智能手表和可穿戴头盔的实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存储和整理,完成巡检作业任务管理、作业过程集中监视、数据采集和存储等功能,提供数据、图像和声音的显示存储、管理、查询和统计功能;当巡检人员健康状况或设备出现异常时,向智能手表发出危险信息;
巡检工作人员通过智能手表和可穿戴头盔实时获取巡检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巡检作业集中监视和控制软件中,并保存到数据库中;采集信息在传输到巡检作业集中监视和控制软件的后台系统后,通过监视控制软件对其分析、处理后,将其传输至可穿戴式设备中,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所述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在可穿戴式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的支持下,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和传输,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和人员定位功能,支持无线通信、无线定位、作业人员健康信息采集、作业数据的显示和操作提示,用以提示作业人员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作业动作;
所述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将可穿戴技术结合到电力巡检系统中,通过可穿戴式电力巡检设备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推进巡检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巡检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置在可穿戴头盔上的各种传感器,至少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手表采用层次化的软件设计层次结构,由下至上至少包括感知层、通信层和业务支撑层;
其中,感知层包含了基础的传感器接口,至少包括GPS定位技术、心率测量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
通信层包括Socket通信模块和安全编解码模块,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可靠、安全、跨平台的通信通道,实现感知数据信息的存储、处理与分析,以及服务控制与管理等功能;
业务支撑层中负责动态进行资源分配,对数据进行分布式管理,对感知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和对平台的用户进行管理。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自组织网络技术包括智能手表的入网注册:
智能手表的入网注册,负责将手表设备注册到巡检作业网络系统中,配置成功后智能手表的控制端在无线通信范围内都能够实现显示和数据传输等功能,简化了操作流程。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电力安全巡检作业的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手表在手表控制端进入网络配置引导程序后,系统进行网络检测获取WIFI AP列表,根据服务集标识SSID名称进行过滤,通过双向认证建立连接;
智能手表控制端获取WIFI接入点的信息后,甄别连接到处于WIFI AP模式的入网设备,向入网设备发送WIFI接入点信息,发送成功即完成配置,并断开处于WIFI AP模式的入网设备;
配置完成后若需要对设备进行控制,首先需从数据库中找到入网设备的信息,然后就可向WIFI设备发送控制命令;
连接过程中,智能手表控制端实时显示WIFI接入点连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6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人防工程污水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河面排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