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9332.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旺龙;孙志源;郭金贵;朴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2 | 分类号: | B61L5/02;B61L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转辙机 快速 拆卸 手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道岔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
背景技术
电动转辙机的作用是转换并锁闭尖轨(心轨)、改变道岔的开通方向并通过接点反映尖轨(心轨)的位置状态,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如果转辙机发生故障无法将道岔转换到位,为了尽快恢复列车运营,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打开手动盖,用手摇把将转辙机手动转换到位,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摇把孔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在转辙机需要手动操作时能够快速打开摇把孔,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互配合的盖体;
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设有凸台,且所述盖体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端的挡片与凸台之间设有可压缩装置;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连接有挡块;所述盖体上设有限制驱动轴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
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有贯通槽,且底座的底部设有卡口;当挡块的端部转动到贯通槽的位置时,挡块的端部可在贯通槽内上下活动,当挡块的端部转动到卡口位置时,卡合在卡口内,此时挡块、底座以及盖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上端卡合在第一凹槽内,其所述盖体上设置的凸台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Y型密封圈,所述驱动轴穿过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可压缩装置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包括驱动部以及转动部;且所述驱动部与转动部之间设有挡片;所述转动部靠近挡片的位置设有用于可压缩装置固定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呈多方体状;所述转动部呈圆柱状;所述限位装置为弹性卡圈,所述弹性卡圈卡合在所述盖体内壁上的卡圈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设有贯通的第三凹槽,所述挡块的中间段卡合在第三凹槽内,且挡块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驱动轴上,此时驱动轴与挡块形成一个十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台;所述盖体的底端与连接台通过O型密封圈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口以及两个相对的贯通槽;且在底座的底面上两个卡口所连成的直线与两个贯通槽所连成的直线相垂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与转辙机机盖连接的结构,所述底座通过其外壁设置的连接台固定在转辙机机盖上,所述连接台与转辙机机盖通过螺钉以及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台上共设有四个螺钉,螺钉均布在连接台上;且螺母与转辙机机盖之间依次设有弹性垫圈以及防松片;且放松片的与螺钉对应外壁的位置设有延伸,延伸的部分贴合螺钉的外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手动盖,结构设计合理,锁闭后只能用专用的手摇把才能打开,可以防止列车振动导致手动盖松开掉落的风险。
(2)本发明所述的手动盖,在需要打开使,只需用转辙机手摇把向下压驱动轴,并旋转驱动轴,从而带动挡块转动到贯通槽的位置,既可以实现快速拆卸的功能,节省了故障处理的时间,有利于及时恢复运输秩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转辙机用快速拆卸手动盖安装在转辙机机盖上的剖视图;
图6为盖体的剖视图;
图7为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O型密封圈;3-盖体;4-Y型密封圈;5-压缩弹簧;6-驱动轴;7-弹性卡圈;8-挡块;9-沉头螺钉;10-转辙机机盖;11-密封垫;12-六角螺钉;13-六角螺母;14-弹性垫圈;15-防松片。101-连接台;102-卡口;103-贯通槽;301、凸台;302、第一凹槽;303、第二凹槽;304、卡圈槽;601、挡片;602、驱动部;603、转动部;604、固定部;605、第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