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8848.9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苏笃星;邹长东;张志建;周青峰;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炼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电磁 搅拌 改善 内部 质量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所述电磁搅拌辊安装于二冷区铸坯未凝固率为25%~40%的位置,针对不同钢种的碳含量与铸坯厚度,采用合适的二冷比水量与电磁搅拌参数,以提高电磁搅拌技术的运用效果,为板坯二冷区合理选择电磁搅拌装置的安装位置、使用条件与搅拌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宽厚板的品种钢产品比例逐步提高,下游工序对铸坯质量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由于受板坯压缩比的影响,内部质量包括偏析、疏松与缩孔等难以消除,严重影响了板坯内部质量,板材探伤合格率难以保证。
连铸二冷区电磁搅拌技术是利用借助电磁力的作用来强化铸坯中未凝固钢液的运动,从而改变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进而扩大等轴晶区,降低成分偏析,减轻或消除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达到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目的。目前,我国电磁搅拌的在线应用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电磁搅拌是一项新技术,其工艺不易掌握,国内的应用研究还不充分,因此运用效果还不尽人意,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工艺试验不充分,未对工艺参数进行充分优化;钢种不合适,电磁搅拌对硅钢、高碳钢、不锈钢、厚板等特殊钢种的作用比较明显,普通钢则效果有限;电磁搅拌参数与拉速等连铸工艺参数不匹配,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通常二冷区电磁搅拌装置安装于一个固定位置,即电磁搅拌装置不可能随工艺条件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安装位置,需要根据主要浇铸钢种、断面和拉速情况,寻找一个最佳的安装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以提高电磁搅拌技术的运用效果,为合理选择电磁搅拌装置的安装位置、使用条件与搅拌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所述电磁搅拌辊安装于二冷区铸坯未凝固率为25%~40%的位置,钢种碳含量、铸坯厚度与二冷比水量的对应关系如下: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220mm,二冷比水量0.70L/Kg~0.80L/Kg;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220mm,二冷比水量0.85L/Kg~0.95L/Kg;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320mm,二冷比水量0.40L/Kg~0.50L/Kg;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320mm,二冷比水量0.60L/Kg~0.70L/Kg,
钢种碳含量、铸坯厚度与电磁搅拌参数的对应关系如下: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320mm,电磁搅拌参数:电流420~480A、频率6Hz;
钢种碳含量>0.35%,铸坯厚度320mm,电磁搅拌参数:电流520~550A、频率6Hz;
铸坯厚度220mm,电磁搅拌参数:电流380~400A、频率3~6Hz。
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中,所述电磁搅拌辊每两根作为一对,对置安装,采用两对所述电磁搅拌辊分别安装于相邻扇形段出口与入口位置。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中,相邻两对所述电磁搅拌辊运行状态同步,前对电磁搅拌辊为主柜,后对电磁搅拌辊为从柜。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中,两对所述电磁搅拌辊磁场作用方向相同、所述电磁搅拌参数相同。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中,两对所述电磁搅拌辊均采用连续搅拌的作用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炼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炼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