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8124.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林卫明;石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舱盖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包括翻转机构及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固定于翻转机构上。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固定板、第三旋转杆、基座、转接板、气缸底座及气缸;辅助机构包括定位凸台、活动块、缸体、活塞杆、第一固定键和第二固定键。本技术方案通过翻转机构取消了补焊工位,并且实现了自动角度翻转及定角度翻转,减少了搬运及投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辅助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由各种类型的小零件按层级逐步焊接而成,为保证焊接后形成的焊接总成精度稳定、可靠,在焊接过程中设计专用的辅助工装来进行保证。在设计辅助工装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定位稳定性、节拍以及操作性等多项指标,由于指标之间的冲突经常需要设计不需要额外上件的补焊工位用于解决上一工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汽车发舱盖板02在焊接时,先由图1的焊接夹具01定位固定并焊接部分焊点,再人工翻转发舱盖板02并搬运至图2的补焊夹具03上焊接其余焊点。人工搬运并翻转发舱盖板的工作强度较大,并且需要增加工位所匹配的空间,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翻转搬运及投资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包括翻转机构及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构上。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固定板、第三旋转杆、基座、转接板、气缸底座及气缸;
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表面;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上端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下端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长方形孔槽,所述第三旋转杆穿过所述长方形孔槽;所述第三旋转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杆近所述转接板的一侧旋转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旋转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气缸底座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
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近所述长方形孔槽处设置有限位块,用以对第三旋转杆的旋转限位。
所述转接板包括转接板本体及与所述转接板本体为一体结构的多个延伸部,在每个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辅助机构通孔,在所述辅助机构通孔的周围设置有辅助机构安装孔。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定位凸台、活动块、缸体、活塞杆、第一固定键和第二固定键;
所述缸体固定于所述定位凸台的底面上,在所述定位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活动块通孔,在所述定位凸台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辅助机构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凸台的上端插入所述辅助机构通孔内;
所述活动块的中部设置有U型开孔,所述U型开孔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键,所述活动块的下端通过第二固定键与活塞杆转动连接。
所述汽车发舱盖板的补焊夹具还包括夹紧机构和底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及所述翻转机构均固定于所述底座机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翻转机构取消了补焊工位,并且实现了自动角度翻转及定角度翻转,减少了搬运及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焊接夹具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补焊夹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视图;
图4为翻转机构的轴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幕墙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密拼接缝式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