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809.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武秀兰;白文妮;任强;海鸥;林飞;焦叶辉;李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9 | 分类号: | C09K11/69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酸盐 基质 掺杂 白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用荧光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本发明还涉及镝掺杂白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被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光源,具有节能、响应快、绿色环保、寿命长、体积小及发光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白光LED作为新一代节能光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与近紫外光管芯相匹配的白光荧光粉缺乏,普遍采用混合红、绿、蓝三种基色荧光粉的办法制得,且发光性能不理想。因此,研制单一基体白光荧光粉不仅能够降低成本,也能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y3+作为掺杂的发光中心,具有丰富的能级,通常在可见光区范围内由两条较宽的发射带组成,黄光发射带和蓝光发射带。而且,Dy3+的掺杂量变化通常会影响到基质的发射峰,使荧光粉呈现不同的发光颜色,当黄蓝发射的相对强度比较适当时,可能会出现白光发射。Dy3+掺杂的荧光材料有望成为被近紫外光激发发射白光的单一基质材料,其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一定的科学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在真空紫外激发下发光强度高、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钒酸盐为基质,化学通式为KBa1-xVO4:xDy,其中0.01≤x≤0.12。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按化学通式KBa1-xVO4:xDy的摩尔配比,其中0.01≤x≤0.12,分别称取含K化合物、含Ba化合物、含V化合物和含Dy化合物作为原料;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所有原料混合后研磨,形成混合料;
步骤3、将经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于空气气氛下煅烧3h~9h,温度为1000℃~1200℃,煅烧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产物;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煅烧产物研磨,得到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在步骤1中:含K化合物为K2CO3,含Ba化合物为BaCO3,含V化合物为V2O5,含Dy化合物为Dy2O3。
步骤2中研磨时间为20min~40min。
步骤3中升温速率为3℃/min~10℃/min。
步骤4中研磨时间为20min~4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以钒酸盐为基质,通过掺杂激活离子Dy3+,制备得到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该白色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300nm~500nm,主要激发峰在312nm、351nm、365nm、388nm、469nm附近,其发射光谱在400nm~620nm,主峰在488nm和575nm附近,在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性能好;
本发明以钒酸盐为基质的镝掺杂白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基于固相合成法来制备,操作性强,在空气气氛下制备,升温过程简单,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制备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KBa0.99VO4:0.01Dy白色荧光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KBaVO4标准卡片(PDF#31-0979)对比图;
图2是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KBa0.94VO4:0.06Dy白色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图3是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KBa0.88VO4:0.12Dy白色荧光粉的CIE色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