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07799.7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7/00 | 分类号: | B05D7/00;C23C14/24;B05D3/06;B05B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外壳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手机外壳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是目前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手机外壳更加耐用和美观,手机外壳加工过程中都要进行镀膜。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市场对真空镀膜技术的外观效果的认可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有的手机外壳镀膜技术,在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设备成本上都日益体现出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镀膜效果好的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
一种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双层夹具,并将两个手机外壳依次固定在所述双层夹具上,所述双层夹具上下层的间距为8~10cm;
采用静电离子风机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除尘;
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底漆喷涂;所述底漆喷涂中,喷枪角度为135°~180°,喷涂气压为1.8~2.0Mpa,喷涂距离为8~10cm,雾化气压为0.8~1.0MPa,油泵压力为2.0~2.1MPa;
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真空镀膜;
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中漆喷涂和面漆喷涂;及
拆卸所述夹具,并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全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镀膜中,蒸发电流为40~50A,蒸发电压为160~170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漆喷涂形成的膜厚为24-28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漆喷涂后进行UV光固化,所述UV光固化的温度为65-70℃,固化时间为3-5min;UV能量为850-950mj。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镀膜的镀膜时间为12~16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漆喷涂的膜厚为5-7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漆喷涂后进行UV光固化,所述UV光固化的温度为65-70℃,固化时间为3-5min;UV能量为500-600mj。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漆喷涂的膜厚为18-2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漆喷涂后进行UV光固化,所述UV光固化的温度为65-70℃,固化时间为3-5min;UV能量为1000-1200mj。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层夹具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
上述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中,采用双层夹具,通过夹具上下层间距的控制以及镀膜条件的有效控制,使获得的两个手机外壳的镀膜效果一致,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平整度,采用上述方法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其它物料成本、人力、设备成本有相应的降低,得到的手机外壳膜层表面均匀且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一种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手机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双层夹具,并将两个手机外壳依次固定在所述双层夹具上,所述双层夹具上下层的间距为8~10cm。
通过双层夹具上下层间距的控制,能有效的控制镀膜覆盖度,确保能均匀地对两个手机外壳进行镀膜。
在一实施方式中,双层夹具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在固定手机外壳时,先将一手机外壳卡合在上盖上,然后将中盖盖上,再将一手机外壳固定在中盖上,最后将下盖覆盖在手机外壳上。
S120、采用静电离子风机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除尘。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双层夹具固定好手机外壳后,通过静电离子风机对手机外壳进行除尘,确保手机外壳表面清洁,有利于后续的喷漆和镀膜,确保膜层外观平整,光滑。
S130、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底漆喷涂;所述底漆喷涂中,喷枪角度为135°~180°,喷涂气压为1.8~2.0Mpa,喷涂距离为8~10cm,雾化气压为0.8~1.0MPa,油泵压力为2.0~2.1MPa。
在上述条件设定下,确保两个手机外壳的表面能均匀地覆盖上底漆。在一实施方式中,底漆喷涂后进行UV光固化,UV光固化的温度为65-70℃,固化时间为3-5min,UV能量为850-950mj,形成的膜厚为24-28μm。
S140、对所述手机外壳进行真空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绒防滑鞋底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产生振荡运动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