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683.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C04B35/638;B28B1/29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65***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结构陶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陶瓷(Y-TZP)凭借其特有的相变增韧机制,力学性能最为优异,已经成功应用于全瓷牙、陶瓷刀具等领域。目前,随着消费品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穿戴的兴起,氧化锆陶瓷凭借其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以及与常用金属和塑料迥然不同的手感,逐渐获得了越多越多的关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的外壳和后盖正在向轻量、薄壁发展,氧化锆陶瓷如果要在这些方面得到应用,必须克服脆性大、易碎裂的问题。目前,市售的普通3Y-TZP粉体制成的氧化锆陶瓷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断裂韧性高于5MPa·m1/2,显微维式硬度大于12GPa,能够满足大部分条件下的使用,但无法满足手机或手表外壳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跌落碎裂等不良情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段组装、组装效率高且具有防水功能的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锆陶瓷,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94%~96%氧化锆,2.5%~3.5%的稳定剂,0.5%~3.5%的添加剂,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Y2O3和Ce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剂选自Al2O3,TiO2或SiO2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5%~2%。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粉料:所述粉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94%~96%氧化锆,2.5%~3.5%的稳定剂,0.5%~3.5%的添加剂,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Y2O3和Ce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剂选自Al2O3,TiO2或SiO2中的至少一种;
配制浆料:向所述粉料中加入溶剂、粘接剂、增塑剂和分散剂制备陶瓷浆料;
流延成型:将上述陶瓷浆料流延形成陶瓷膜片;
叠层:将流延成型的陶瓷膜片叠层形成预定厚度的陶瓷坯体;
脱脂:将所述陶瓷坯体置于高温环境中脱去有机物;
烧结:将经过脱脂的陶瓷坯体在高温下烧结并保温得到陶瓷烧结体。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5~2%。
优选的,所述粉料的粉体粒度为0.05~0.8μm,比表面积为5~15m2/g。
优选的,所述流延成型的陶瓷膜片厚度为30~300μm。
优选的,所述脱脂为:将所述陶瓷坯体置于排胶炉中在400℃~700℃的环境下进行脱脂。
优选的,所述烧结为在1200℃~1400℃环境中保温1~3h。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氧化锆陶瓷采用特定的粉料,包括特定成分和比例的稳定剂和添加剂,可以有效降低烧结温度,烧结后得到的氧化锆陶瓷强度大于1200MPa,断裂韧性在12MPa·m1/2以上,显微维式硬度大于12GPa。本发明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和手表后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次跌落不碎裂,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采用为Y-TZP(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多晶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的氧化锆陶瓷其具备强度高,韧性强,硬度大的特点,可以满足多次跌落不破裂。
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粉料:粉料中包括94%~96%氧化锆粉体、2.5%~3.5%的稳定剂和0.5%~3.5%的添加剂,优选地,添加剂的含量为0.5%~2%;
其中稳定剂由Y2O3和Ce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并进一步在氧化锆粉体和稳定剂中加入Al2O3,TiO2,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添加剂。这是为了降低氧化锆粉体的烧结温度,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1500℃降至1200℃~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