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622.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楠楠;石余飞;兰燕;刘晓玉;王荣海;张良;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3/30 | 分类号: | C07C63/30;C07C51/60;C07C17/14;C07C22/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苯二甲酰氯 粗品 氯化氢气体 三氯甲基 制备工艺 氮气 有机合成技术 催化剂作用 对苯二甲酸 氯气 产品品质 对二甲苯 过量氯气 碱液吸收 减压精馏 质量稳定 脱色剂 驱赶 照射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工艺。在LED光源照射下,向对二甲苯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得到1,4‑二(三氯甲基)苯粗品,用碱液吸收多余氯气;取制得的1,4‑二(三氯甲基)苯粗品与对苯二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用氮气驱赶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直至无氯化氢气体放出,得到对苯二甲酰氯粗品;对苯二甲酰氯粗品中加入脱色剂,经减压精馏得到对苯二甲酰氯。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方便、产品品质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对苯二甲酰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聚酰胺、聚酯等聚合物的原料,是合成特种纤维的单体,可作芳纶、锦纶增强剂,芳纶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优点,韧性和强度分别可达优质钢材的2倍和6倍,用于飞机、火箭、导弹和防弹设备中。
芳纶1414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芳纶1414有极高的强度,大于28克/旦,是优质钢材的5-6倍,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5。芳纶1414涉及的领域广泛,对其原料的要求也很高,而对苯二甲酰氯是其重要的原料之一,所以对苯二甲酰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聚合出来的芳纶1414的质量。目前制备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比较多,而且都存在收率低,纯度低,以及结晶后中心颜色不纯等缺陷,增加了芳纶1414聚合时的难度,从而加大了生产排废量,影响了芳纶1414的品质。
对苯二甲酰氯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的合成工艺,根据酰氯化试剂不同,主要分为氯化亚砜法、五氯化磷法、三氯化磷法和光气法。氯化亚砜法是以氯化亚砜为氯化剂,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或吡啶为催化剂制备对苯二甲酰氯。该方法由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不稳定,SOCl2反应生成(氯亚甲基)二甲基氯化铵,导致不易分离纯度低,需进行多次减压蒸馏后产品纯度才能达到99%以上。五氯化磷法中的氯化剂为固体五氯化磷,加料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再加上五氯化磷容易吸水,生成氯化氢影响投料比例的准确度,而且对苯二甲酸本身也为固体,两者不易混合均匀,操作不便。三氯化磷法需要的反应温度较高,时间长、工艺操作条件比较复杂,再加上副产物三氯氧磷的提纯,既腐蚀设备,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光气法工艺路线,需要专门发生光气或采购光气,光气属于剧毒产品,反应中需要使用溶剂,副产物也是气体,容易造成光气随副产物排出,对安全和防护要求非常高,另外还要增加溶剂回收装置,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尾气容易处理、收率高、对环境没有危害性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对苯二甲酰氯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在LED光源照射下,向对二甲苯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得到1,4-二(三氯甲基)苯粗品,用碱液吸收多余氯气;
(2)取步骤(1)制得的1,4-二(三氯甲基)苯粗品与对苯二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用氮气驱赶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直至无氯化氢气体放出,得到对苯二甲酰氯粗品;
(3)对苯二甲酰氯粗品中加入脱色剂,经减压精馏得到对苯二甲酰氯。
步骤(1)中所述的LED光源波长范围为350-460nm。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6-9小时。
步骤(2)中所述的1,4-二(三氯甲基)苯粗品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为1:0.45-0.62。
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ZnCl2、FeCl3或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
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用量为对苯二甲酸质量的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5-二甲基苯甲酰氯的工业生产方法
- 下一篇:芳香族酰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