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298.9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傅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玉杰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4;E03B3/02;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1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盆景 植物 自动 补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植物的种植或者盆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办公室中,放置一些绿色盆景植物,也会为办公室增添不少生机和活力。
盆景植物需要不定期或定期的浇灌,否则容易脱水而导致枯萎或凋零。然而,当人们外出旅游、放假或临时发生某些事情时,常常会离开养殖有盆景植物的地方,导致不能对盆景植物进行浇灌补水,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包括储水盆,所述的储水盆内设有一个呈柱形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一块海绵,支撑架的侧壁设有一根虹吸管,所述的虹吸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海绵和储水盆底部。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海绵的顶部延伸出支撑架顶部,在支撑架内部可拆卸的设有一块支撑挡板,所述的海绵压设在支撑挡板上。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支撑挡板上设有若干回流孔,在支撑架底部设有若干回水孔。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支撑架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挡板压设在支撑柱上,支撑柱外壁与支撑架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回流腔,所述的回流孔呈环形分布在支撑挡板上且回流孔的位置与回流腔相对应。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回水孔沿支撑架的周向均匀设置。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储水盆上设有过滤网,虹吸管和支撑架穿过过滤网。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一个雨水收集盆,海绵延伸到雨水收集盆内。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支撑柱上设有用于放置肥料的肥料填充腔。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肥料填充腔为环绕支撑柱的环形空腔。
在上述的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中,所述的肥料填充腔的水平高度高于回水孔的水平高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补水,方便人们出去旅游,也无需每天为植物浇水,方便植物养护;能自动补充肥料,不定期的为植物补充养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水盆1、支撑架2、海绵3、虹吸管4、支撑挡板5、回流孔6、回水孔7、支撑柱8、回流腔9、过滤网10、雨水收集盆11、肥料填充腔12、支脚13、排水阀14、盆景花盆100、花盆漏水孔1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盆景植物自动补水器,包括储水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盆1内设有一个呈柱形的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顶部设有一块海绵3,支撑架2的侧壁设有一根虹吸管4,所述的虹吸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海绵3和储水盆1底部。储水盆1底部设有支脚13,储水盆1底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阀14。
结合图3所示,储水盆1倒入水,海绵3中倒入水使海绵完全吸饱水,虹吸管4端部插入到海绵3中与海绵3连接,盆景花盆100压设在海绵3上,花盆漏水孔101与海绵3接触,海绵3被盆景花盆100压缩后中间部分进入到花盆漏水孔101中与盆景花盆100底部的泥土接触,吸饱水的海绵3持续湿润泥土,根据虹吸原理,虹吸管4会将储水盆1中的水持续吸入到海绵中,形成自动补水的效果。
海绵3的顶部延伸出支撑架2顶部,便于与盆景花盆100接触,在支撑架2内部可拆卸的设有一块支撑挡板5,所述的海绵3压设在支撑挡板5上。
海绵3的另一种样态是:海绵3设置有一个与花盆漏水孔101相配适的凸起部,当盆景花盆100压设在海绵3上时,凸起部插入到花盆漏水孔101中。
结合图2所示,支撑挡板5上设有若干回流孔6,在支撑架2底部设有若干回水孔7,回水孔7沿支撑架2的周向均匀设置。当海绵3的水较多时,多余的水沿回流孔6回到支撑架2中,并由回水孔6流入到储水盆1中,形成回流效果。
优选方案,结合图4所示,支撑架2内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可以是固定或者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2内部,支撑挡板5压设在支撑柱8上,支撑柱8外壁与支撑架2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回流腔9,所述的回流孔6呈环形分布在支撑挡板5上且回流孔6的位置与回流腔9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玉杰,未经傅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