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06831.X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述明;邓春艳;汪泽恒;杨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斯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40;C08G18/32;C08G18/12 |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春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塑性 聚氨酯 弹性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PTMEG、PCDL、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耐水解剂加入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脱水后冷却至60℃以下,加入预先混入钛酸酯和/或有机锡催化剂的IPDI,在80~100℃预聚4~6h;2)加入非环状扩链剂和环状扩链剂的混合扩链剂,均匀反应至完全透明,经真空脱泡得到预聚体,将预聚体倒入模具中并在60~120℃逐阶固化8~12h,制得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本发明采用IPDI做树脂的异氰酸酯组分得到的产品相容性好、透明度高,通过加入PCDL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透光率,而且工艺简便,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作为一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调节器化学组成来获得各种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医用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普通的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差,耐候性和光学透明性不理想,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在一些涉及到光学、防护等特殊性能科技领域的应用。因此,高性能透明聚氨酯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同时又具有聚氨酯弹性体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很宽的硬度范围,具有出色的耐介质、耐环境性能,相容性好,对多种基材粘结性强,在机械、建筑、汽车制造、医药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用于光学和弹道发射,可制作眼镜片、防弹玻璃、商标铭牌和工艺品等。但常用的聚氨酯弹性体都是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如TDI、MDI合成的,用这些材料合成的聚氨酯弹性体含有芳香族二脲的桥键,在紫外光照射下,很容易生成发色的醌式结构,会氧化变黄,使制品透明性降低,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由于不含苯环,在紫外光照射下,不会发生氧化变黄,可用于制作透明耐黄变的聚氨酯产品。HDI和IPDI是75%顺式和25%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HDI比IPDI对称性好,用其合成的弹性体有微弱结晶,透明性不如IPDI好。目前国内虽有一些学者把IPDI用于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但都是热固化的,这种产品需要在100℃左右固化,工艺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IPDI用于制备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工艺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聚碳酸酯二醇(PCDL)、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耐水解剂加入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在100~110℃、低于133Pa的环境下脱水2~4h后冷却至60℃以下,加入预先混入钛酸酯和/或有机锡催化剂的IPDI,在80~100℃预聚4~6h;
以下组分相对于PTMEG的质量百分比为:
所述IPDI和PTMEG的质量比为1:1.5-3.5;
2)加入非环状扩链剂和环状扩链剂的混合扩链剂,均匀反应至完全透明,经真空脱泡得到预聚体,将预聚体倒入模具中并在60~120℃逐阶固化8~12h,制得高透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所述混合扩链剂与步骤1)所得产物质量比为0.06-0.15:1,非环状扩链剂和环状扩链剂质量比为1.5-9:1。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酯。
进一步的,所述光稳定剂为紫外光吸收剂和阻胺类稳定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斯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斯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