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限制充电时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06185.7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蓝文;代康伟;梁海强;柳少康;李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限制 充电 电动汽车 巡航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限制充电时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的定速巡航状态以及电机控制器MCU接收到的PID输出转矩;
在所述定速巡航状态处于激活状态,且所述PID输出转矩为负转矩,且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大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表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限制充电功率或者禁止充电,则确定定速巡航系统处于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并判断线控制动系统状态;所述充电限制转矩,为动力电池荷电状态高或者温度低,充电功率被限制时,动力电池提供的制动转矩;
若线控制动系统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则向电机控制器MCU发送携带充电限制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向所述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发送携带第一差值的制动转矩命令;所述第一差值为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的差值;
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小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控制定速巡航系统退出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
若线控制动系统中包含电子真空助力器EVB,则判断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是否小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
若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小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则向电子真空助力器EVB发送携带充电限制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向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发送携带第二差值的制动转矩命令;所述第二差值为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电子真空助力器制动转矩的绝对值的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大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则向电子真空助力器发送携带所述PID输出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小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控制定速巡航系统退出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a的取值范围为0.55-0.65。
5.一种电池限制充电时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定速巡航状态以及电机控制器MCU接收到的PID输出转矩;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定速巡航状态处于激活状态,且所述PID输出转矩为负转矩,且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大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表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限制充电功率或者禁止充电,则确定定速巡航系统处于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并判断线控制动系统状态;所述充电限制转矩,为动力电池荷电状态高或者温度低,充电功率被限制时,动力电池提供的制动转矩;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线控制动系统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时,向电机控制器MCU发送携带充电限制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向所述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发送携带第一差值的制动转矩命令;所述第一差值为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的差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小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控制定速巡航系统退出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
判断模块,用于在线控制动系统中包含电子真空助力器EVB时,判断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是否小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小于等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向电子真空助力器EVB发送携带充电限制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向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发送携带第二差值的制动转矩命令;所述第二差值为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电子真空助力器制动转矩的绝对值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与系数a的乘积大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向电子真空助力器发送携带所述PID输出转矩的制动转矩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PID输出转矩的绝对值小于充电限制转矩的绝对值时,控制定速巡航系统退出电池限制充电控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1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