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的真空和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5435.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发;郭志刚;李雪辉;孔鹤鹏;邓成智;刘玉;崔海涛;马铭泽;毛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H01M4/36;H01M4/57;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负极 真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的真空和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铅粉和添加剂加入和膏机中干混;(2)加过量水,加水过程中开启抽真空装置;(3)加水完成后进行湿混;(4)加酸,加酸完成后进行酸混,加酸和/或酸混过程中开启抽湿装置排出多余的水;(5)检测酸混后混合物的视密度,达标后即完成和膏过程。本发明真空和膏方法通过加入过量的水进行湿混,使铅粉和添加剂在较短时间内即能搅拌均匀,且由于含水量高,湿混过程中原料内部原本可能被空气进入填充的孔隙均被水填充,减少原料与空气的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游离铅的氧化,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的真空和膏方法。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且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近些年,电动车凭其较好的代步性能、较低的存放场地要求和出色的价格优势在我国迅猛发展,得益于此,蓄电池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铅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
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活性物质中;放电时,将储存在活性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正极板铅膏转化成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铅膏转化成海绵状铅,铅膏中的硫酸成分释放到电解液中,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不断增加,电池电压上升,积蓄能量;当电池放电时,正极板活性物质转化成硫酸铅,负极板活性物质也转化成硫酸铅,并吸收电解液中的硫酸,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不断降低,电池电压下降,电池对外输出能量。
铅蓄电池负极板铅膏的一致性对电池的综合性能的影响很大,电池电化学性能的一致性主要取决于极板活性物质的化学一致性,而活性物质的化学一致性又主要取决于经过和膏过程的铅膏均匀性,然而为了提高电池的低温等性能,在负极铅膏中会加入多种添加剂,而添加剂本身的密度和形态与铅粉相差较大,导致在和膏时与铅粉混合均匀是很困难的。
同时,加酸与加水量的准确性也会影响铅膏一致性,不同的和膏系统或称量系统的准确性会给加入量带来一定的误差,往往会因为加酸、加水未净导致铅膏无法使用,即使可用也会带来电池的一致性差的问题。另外,铅粉中的游离铅在水含量7-9%时氧化速度最快,在铅膏中游离铅的氧化对电池的性能不利。
比如公开号为CN10508041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负极板负压和膏工艺,,具体步骤如下:一)备料:铅粉1000公斤、1.400g/ml的稀硫酸76公斤和纯水110公斤;二)负压和膏:加入上述量的物料入负压和膏机进行和膏,和膏步骤如下,(1)加粉:将铅粉在1分钟内加入负压和膏机,然后干混2分钟;(2)加水:干混后在1分钟内加入水,然后水混4分钟;(3)加酸:将稀硫酸在10-12分钟内加完,然后酸混5分钟,再手动混合1分钟;三)出膏:至温度降到35-40℃、铅膏视密度4.45-4.50g/ml时出膏,然后涂板即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铅蓄电池负极铅膏和膏不均匀以及铅膏中游离铅氧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的真空和膏方法。
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的真空和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铅粉和添加剂加入和膏机中干混;
(2)加过量水,加水过程中开启抽真空装置;
(3)加水完成后进行湿混;
(4)加酸,加酸完成后进行酸混,加酸和/或酸混过程中开启抽湿装置排出多余的水;
(5)检测酸混后混合物的视密度,达标后即完成和膏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5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晶体通光面法线与晶体光轴的夹角测量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光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