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4420.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灿;南开辉;吴恩德;陈园园;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伤性 视神经 损伤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疾病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视神经介于眼球与颅脑之间,穿行于蝶窦的外侧壁,深邃而隐蔽。因其自身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个体差异性,迄今为止,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ITON)的发生机制研究尚停留在“力的传导”这一假说,即认为外力作用于颅颌面,特别是眉弓外上方的颞部后,钝力沿着蝶骨嵴向内后方传递,直至视神经管外侧蝶骨小翼根部,最终在蝶窦顶壁和/或筛窦外侧壁等骨质薄弱处汇合而形成“冲击”而引起视神经管周边薄弱的骨质变形、断裂和移位,最终导致视神经轴索损伤。但外力究竟如何作用,作用后视神经内部组织结构究竟发生了何种反应,视神经如何应对此种应激变化,这些具体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制备一种可控的、定量的、仿生态的ITON动物模型对探究ITON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寻求有效的促视神经再生修复方法并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已建立了多种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但均难以代表ITON的真实临床受损状态,阻碍了ITO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目前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即将视神经于眶内段或视交叉前直接全部或部分切断,造成全部或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轴索完全离断;②视神经夹持压迫损伤模型,即暴露视神经眶内段后,利用血管钳等直接钳夹或压迫;③视神经牵拉损伤模型,即暴露视神经眶内段后沿平行或垂直视神经管方向将视神经过度拉伸而造成弥漫性视神经轴索损伤;④视神经撞击损伤模型。根据造模方法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1)闭合性,即用头盔固定动物头部,通过加速冲击仪撞击动物头部而造成ITON。此种模型与临床ITON比较相符,但因为动物颅骨、眶骨及视神经管解剖结构的异质性,以及闭合性损伤时外力作用部位、大小、方向差异等,制备的成功率极低,且动物常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2)开放性,即切开眶周皮肤及软组织,暴露视神经孔,利用外力撞击近视神经孔部位的眶骨而导致视神经损伤。此法外力撞击部位主要为眶尖部视神经管内侧壁骨质,此处骨质菲薄,很难通过“力的传导”而损伤视神经。即使存在“力的传导”,但因为视神经管在前颅底的走向不同,从力的传导介质、作用性质与方向、大小等分析亦不同于临床状态ITON。
理想的ITON动物模型应满足以下特点:(1)尽可能接近人类ITON的临床状态。既往通过切断、钳夹压迫、过度牵拉、以及眶内侧壁或视神经孔前方撞击等方法,无论从受力位置、外力作用特点、视神经损伤部位与程度等都与ITON临床状况不同。ITON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所并发,主要系作用于眉弓外上方颞侧的钝力通过颞骨传导,导致颅骨因弹性发生“形变”后的损伤,其主要致伤部位在视神经管内段,而非眶内段。因此,制作时必须模拟此种临床状态,采取外界撞击力量导致视神经管内段损伤;(2)致伤率高,定位准确,可控性好,可精确量化分级,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且对动物创伤小,尽可能避免或减轻颅脑损伤,动物死亡率低;(3)选择实验动物的视神经解剖尽可能类似于人类,有一定实用价值,易于标准化。既往采用的大鼠、兔、猴、猫等与人类相差甚远,而狗、猪、羊等鼻窦、前颅底发育较好,解剖结构类似于人类,有可能成为理想的实验动物对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健康无眼疾成年比格犬,进行头部CT扫描,保存扫描数据;
(2)利用内窥镜下经筛窦与蝶窦手术径路,充分暴露动物的视神经管内段及其邻近的前颅底、后组筛窦与蝶窦外侧壁;
(3)通过可控的撞击力撞击充分暴露的视神经管内段,造成视神经损伤,模拟临床ITON损伤状态,获得可控性的、可量化的ITON仿生态弹性损伤动物模型。
所述的构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得的ITON仿生态弹性损伤动物模型定期进行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检查和眼电生理检查,考察视网膜功能及视觉通路的完整性,确认造模成功。
所述的成年比格犬为成年雄性比格犬。
所述的撞击充分暴露的视神经管内段的撞击力为5-5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4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轴估计程序与牙齿轮廓数据创建程序及其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柔性支架‑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