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03289.2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磊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6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培养料 加湿 工厂化生产 生产工艺 发酵 秸秆 食用菌生长 食用菌种植 发酵过程 加湿处理 生产效率 物料处理 营养成份 整个周期 加湿机 鲜鸡粪 鲜牛粪 豆柏 富含 石膏 油枯 石灰 食用菌 保温 配方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对秸秆进行真空加湿处理,真空加湿后再加入鲜鸡粪或鲜牛粪,油枯或豆柏,石膏和石灰,经充分扮匀再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进行转仓处理,转仓后经过再次发酵,降温,保温后得到食用菌培养料。本发明的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生产工艺,采用真空加湿机可以加速秸秆加湿过程,缩短加湿时间。秸秆在加湿后直接加入辅料,缩短了物料处理时间,整个周期需20天,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和发酵方法得到的食用菌培养料富含了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份,为后续食用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供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食材,深受人民喜爱。常见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等。传统的食用菌来源为野生,但部分野生食用菌有毒,不能食用,能食用的野生食用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发展人工种植。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种植材料的准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种植材料对生产成本占用比重较大,对食用菌生产盈利与否起关键作用。目前的食用菌种植,原材料主要采用棉仔皮,玉米芯,木屑,酒糟,秸杆等经加工而成。目前棉仔皮,玉米芯,木屑,酒糟等原材料价格相对较高,对食用菌生产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食用菌可以采用价格便宜的秸杆作为原材料。采用秸杆作为原材料,需经过水池浸泡,捞料,加辅料,拌料后再发酵等过程,整个周期需要28天左右。采用秸杆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尽管秸杆购入成本较低,但在秸杆前期处理过程中流程复杂,耗时比较长,无形中也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生产工艺,在提供食用菌生产所需的优质原料同时,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一吨重秸杆备用;
B:把秸杆送入真空加湿机进行加湿处理,真空压力1500-2500pa,加湿后秸杆含水按重量70-80%;
C:取出加湿后秸杆备用;
D:取加湿后的秸杆一吨,加入鲜鸡粪或鲜牛粪700-900公斤,油枯或豆柏40-60公斤,石膏40-60公斤,石灰40-60公斤,充分扮匀;
E:第一次发酵;
E1:用抛料机将混合后的物料抛向一次发酵隧道,堆入发酵,经过1-3天,物料内部温度升至80℃后开始降温时进行第一次转仓;
E2:第一次转仓后经过1-3天,物料内部温度升至80℃后开始降温时进行第二次转仓;
E3:第二次转仓后经过1-3天,物料内部温度升至80℃后开始降温时进行第三次转仓;
E4:第三次转仓后经过1-3天,完成第一次发酵。
F:第二次发酵;
F1:培养料入发酵隧道后,当温度升到58℃时开启外循环风机吹入冷风停止升温,控制风量使温度控制在58-60℃,保持8-10小时;
F2:加大外循环风量经3-5小时,降温到45-48℃度,控制风量保持温度45-48℃度,经过3天完成第二次发酵;
G:增加风量,经过三天,温度降到室温,得到食用菌培养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磊,未经王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3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