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2801.1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明;袁长忠;刘雨文;张守献;潘永强;徐鹏;徐闯;冯云;吴晓玲;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9K8/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裂返排液回用 缓释碱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其特征在于,用包衣材料把碱性材料包衣形成的缓释碱颗粒,所述的包衣材料质量占缓释碱颗粒质量的15~35%;其中,包衣材料由速溶型包衣材料和缓溶型包衣材料组成,其中速溶型包衣材料占包衣材料质量百分比的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溶型包衣材料为冷水可溶型PVA,PVA的聚合度为600~800、醇解度为87~8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溶型包衣材料为HPMC或PVP,HPMC分子量为12~15万,PVP分子量为27~4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材料为工业级的碳酸钠或工业级的碳酸钾。
5.一种用于压裂返排液回用的缓释碱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碱性材料的筛分
将碱性材料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0.18~0.2mm的碱性材料颗粒;
(2)速溶型包衣材料溶液的配制
向常温水中,加入速溶型包衣材料,在100~150rpm速度下搅拌1~1.5h,使速溶型包衣材料完全溶解,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20%速溶型包衣材料溶液;
(3)缓溶型包衣材料溶液的配制
向常温水中,加入缓溶型包衣材料,在200~300rpm速度下搅拌2~2.5h,使缓溶型包衣材料完全溶解,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12%缓溶型包衣材料溶液;
(4)碱性材料颗粒的一次喷雾包衣
利用连续式流化床喷雾包衣装置,采用切线流喷雾方式,在喷雾压力0.2~0.5MPa,进料速度为200~400g/min下将速溶型包衣材料溶液喷入流化床包衣室,与碱性材料颗粒接触,碱性材料的进料速率为200~300g/min,流化床包衣室的进风速度为3~4m3/min,进风温度为60~65℃,进行一次喷雾包衣,干燥后,形成一次包衣后的碱性材料颗粒;
(5)碱性材料颗粒的二次喷雾包衣
利用连续式流化床喷雾包衣装置,采用切线流喷雾方式,在喷雾压力0.5~1.0MPa,进料速度为100g~200g/min下将缓溶型包衣材料溶液喷入流化床包衣室,与上述一次包衣后的碱性材料颗粒接触,一次包衣后的碱性材料颗粒的进料速率为100~200g/min,流化床包衣室进风速度为5~6m3/min,进风温度为50~55℃,进行二次包衣,干燥后,得到本发明的缓释碱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28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