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2143.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N7/18;H04W4/02;H04W4/1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消防 人员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或应对突发事件时由相关人员随身携带或手持设备前往现场,通过蓝牙或WIFI网络信号将现场的的实时音视频信息即时回传到后台监控中心,因其特点类似于消防人员必备的工具,故又称图传终端,广泛适用于公检法、海关、消防、交通、电力、油田、矿山、应急指挥、水力、建筑等多种不确定场所的即时无线图像传输。消防人员的定位系统的技术更新和发展是当代新型社会发展的必须,像现在这种简单的无线通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对生命财产有着更高要求的社会了。更先进更智能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的开发是设备进步发展的需求。目前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是一种简单的监控系统,是由救援人员手持或随身携带进入危险的现场,目前在灾难现场,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得现场指挥员能实施掌握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以及所处位置信息,不能够对现场内的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作出综合评估,从而作出正确的指挥决策。一旦面临险情,现场内的救援人员也没法及时有效的主动发送求救信号,即使被动发现处于危险之中,现场指挥员也无法精确定位到救援人员的实时具体位置,以快速实施救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现场环境、人员位置及生命体征等信息的实时反馈,为突发事件现场指挥的科学决策指挥和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提供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人员定位系统,包括:
信息终端,其包括图像采集组件,语音对讲模块、智能传感器;用于采集信息;
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和接收信息;
以及现场指挥终端,用于接收、传输和显示数据;
其中,所述智能传感器,包括微处理系统,生命体征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呼救模块,所述生命体征检测模块和定位模块与微处理系统相连;
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摄像头,视频识别模块,摄像头接口,所述摄像头、摄像头接口连接到所述视频识别模块,并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提供给所述信息接收、传输系统;
所述语音对讲模块,用于检测语音输入,并将检测到的第一语音提供给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以及进一步用于从所述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中获取第二语音并播放。
优选的是,所述的生命体征传感器采用集皮肤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和轴加速度传感器为一体的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信息终端还包括环境状况采集模块,所述环境状况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单元,环境氧浓度监测单元、视频采集单元、危险气体侦检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危险气体侦检单元,所述危险气体侦检单元检测现场存在的各种有害气体或易燃气体,实时监测、辨识各种气体的种类,并通过信息接收、传输系统吧信息发送至现场指挥终端。
优选的是,所述呼救模块采用高分贝声音报警器或闪光报警器。
优选的是,所述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通讯模块采用WiFi模块、蓝牙传输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模块选自惯性导航系统或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现场指挥终端包括支持蓝牙和WiFi的设备,并提供地图功能、显示功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一键呼救功能,伴有声光提示,当自身处于险境时,可启动一键呼救功能,可将自身位置和生命体征信息上传至现场指挥终端。监控中心可现实救援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通信状态,持续工作时间,并对异常生命体征给予报警提示。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涉及的相关术语说明如下:
信息终端:抢救、救援或应急事件处理人员、士兵、警察等个体佩戴,并与相应的指挥中心平台建立通信的信息系统,可作为消防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本申请文件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佩戴该系统的人员统称为救援人员,但是该描述并非局限于此类人员,其同样适合前述的相关人员,相应的,其处理的工作也采用救援工作进行描述,当然所述的救援工作同样适合抢险、应急事件处理、反恐、安防、战斗等事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2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