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2002.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应红亮;黄苏融;刘家博;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孔 永磁同步电机 冲片本体 副永磁体 永磁体槽 转子冲片 主永磁体 转子 均匀排列 低噪音 高功率 高转速 永磁体 中心处 外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和设置于冲片本体上的轴孔和用于放置永磁体的多个永磁体槽组,所述轴孔位于冲片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永磁体槽组均匀排列在轴孔的外围,所述永磁体槽组包括1个主永磁体槽和2个副永磁体槽,所述2个副永磁体槽呈V型排列于接近轴孔的方向,所述主永磁体槽位于V型开口处,不与副永磁体槽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转子强度高以及可以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功率密度、高转速和低噪音的需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而实现高功率密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电机的运行转速,使电机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功率输出能力大幅提升。但高转速对于电机转子的强度要求极高,实现转子高强度主要有两方面的方法,一方面在保证低铁损的条件下提高转子硅钢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就目前国内外技术水平而言,很难达到铁损与屈服强度兼顾,纵使有个别样品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兼顾的目标,但目前都不具备量产条件,且价格较高,拉低了整个电机产品的经济性;另一方面,从电机转子的拓扑结构着手,在保证电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高转速下转子冲片上的机械应力分布情况,而实现转子高强度的目的。
专利CN102624118A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电机转子的拓扑结构来改善转子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冲片结构,该转子冲片上沿着中心转轴设有多个能容纳三段永磁体的U型槽,通过容纳三段永磁体增加永磁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气隙磁密,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从而克服转子强度不够的情况,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高转子强度,但是由于磁钢所受的离心力都是由U型槽两端的窄边承受,因而其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转速依然偏低;另外这种方式dq轴磁路差异相对较小,磁阻转矩比例不够高,对转矩密度提升有限,永磁铁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和设置于冲片本体上的轴孔和用于放置永磁体的多个永磁体槽组,所述轴孔位于冲片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永磁体槽组均匀排列在轴孔的外围,所述永磁体槽组包括1个主永磁体槽和2个副永磁体槽,所述2个副永磁体槽呈V型排列于接近轴孔的方向,所述主永磁体槽位于V型开口处,不与副永磁体槽接触。
所述呈V型排列的2个副永磁体槽的夹角角度为130°~145°。
所述永磁体槽组内还设有隔磁孔组,所述隔磁孔组包括主隔磁孔和副隔磁孔,所述主隔磁孔位于主永磁体槽的两端,所述副隔磁孔位于2个副永磁体槽的V型开口两端。
所述主永磁体槽的两端与主隔磁孔之间设有2个主加强筋,所述2个主加强筋呈八字型排列,所述副永磁体槽的V型开口两端与副隔磁孔之间设有2个副加强筋,所述2个副加强筋呈八字型排列。
所述呈八字型排列的2个主加强筋的夹角角度为42°~57°。
所述呈八字型排列的2个副加强筋的夹角角度为108°~123°。
所述主加强筋为中凸圆弧形。
所述副加强筋为中凸圆弧形。
所述永磁体槽组的数量不少于2个且为偶数个。
所述冲片本体上还设有轴向冷却通道,所述轴向冷却通道的数量与永磁体槽组的数量相同,并均匀的分布于永磁体槽组和轴孔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2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