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0805.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大军;李兴高;金大龙;郑浩田;韦家昕;吴俊;沈翔;高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陈君智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多次 施工 既有 运营 隧道 控制 位移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法,该控制位移分配法步骤包括:(1)对既有运营隧道运营阶段进行量测,确定既有运营隧道总变形增量允许值;(2)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将多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叠加,获取各次近接施工中运营隧道最大变形值,计算各次近接施工引起最大变形值占总变形增量允许值百分比;(3)根据(2)中得到的百分比对总变形增量允许值进行分配,确定各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变形增量允许值;(4)盾构近接施工过程中,对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若单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超过分配值,需要将残余总变形增量允许值重新分配;(5)施工过程中进行步骤(4)的循环,直至多次盾构近接施工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接施工变形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盾构法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机通常也被称为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用于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主要分为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和复合型盾构机,通常通过盾构刀盘刀具切削装载土体,盾构土仓提供掌子面支护压力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性,采用螺旋输送机排出改良后的渣土,成套的集成设备确保盾构机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中能够高效运转和掘进,目前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盾构法施工安全快捷,经济性、可靠性好。同时施工过程不受天气环境的影响,不影响地面交通的顺畅通行,在隧道线路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盾构法施工更为经济。
但是随着地铁建设由线成网、辐射状发展,新建地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遭遇近接建构筑物、运营隧道等既有结构施工,近接既有运营隧道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重大风险源,一旦控制不慎就会影响隧道安全运营,甚至酿成事故,针对这种现状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极大的降低了近接施工风险。而盾构多次近接既有运营隧道施工对周围土层、既有结构重复扰动,风险极大,缺乏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方法,是盾构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方法,此发明通过在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过程中循环、动态进行合理位移分配,为各次近接施工建立了可参考标准,实现了盾构多次近接施工引起既有运营隧道位移的动态控制,确保了盾构施工和运营隧道的双向安全,保障了既有隧道运营期间列车不减速运行以及新旧立体空间交叉结构的长期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法,该控制位移分配法步骤包括:
(1)对既有运营隧道运营阶段进行量测,进而确定既有运营隧道总变形增量允许值;
(2)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将多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叠加,动态获取各次近接施工中运营隧道最大变形值,计算得到各次近接施工引起最大变形值占总变形增量允许值百分比;
(3)根据(2)中计算得到的百分比对总变形增量允许值进行分配,确定每一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变形增量允许值;
(4)盾构近接施工过程中,对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若单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超过分配值,则需要将残余的总变形增量允许值重新分配,调高后续近接施工运营隧道控制标准,同时根据上次盾构掘进参数情况适当调高土仓压力和同步注浆压力,对运营隧道适当抬升;
(5)施工过程中进行步骤(4)的往复循环,直至多次盾构近接施工全部完成。
优选地,步骤(1)中既有运营隧道变形既有量的确定可以采用轨道小车量测运营隧道轨道平顺性并采用全站仪测试隧道拱顶结构初始变形值。
优选地,步骤(2)和(3)中有限元仿真采用精细化全过程建模技术,考虑盾构隧道接头、土仓压力、盾构主机等因素,再通过变形叠加对各次近接施工引起变形进行比例进行计算,将变形增量值分配到各次近接施工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