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羰基铁为铁源气相爆轰合成纳米碳包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8636.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闫鸿浩;潘训岑;王小红;王宇新;孙明;李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30 | 分类号: | B22F9/30;B22F1/02;C01B32/1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羰基 铁源气相爆轰 合成 纳米 碳包铁 方法 | ||
1.一种五羰基铁为铁源气相爆轰合成纳米碳包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气相爆轰管密闭后抽真空,加热装有五羰基铁或九羰基二铁的密封气化容器至100~140℃;
(2)向气相爆轰管内注入五羰基铁、碳氢气体和含氧气体,混合气体至压力50~200KPa;
(3)停止气相爆轰管加热,用电火花引爆管内混合气体;
(4)爆轰完毕后,打开排气阀放出、吹扫并过滤气体,收集气相爆轰管内的固体产物,即为纳米碳包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羰基铁中的铁与所述的碳氢气体中的碳,二者的摩尔比为2~2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摩尔比为15~2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氢气体为乙炔、甲烷、丙烷、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氢气体为乙炔、甲烷、丙烷、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气体为空气,氧气,以及它们与氮、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气体为空气,氧气,以及它们与氮、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气体为空气,氧气,以及它们与氮、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摩尔比为2: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摩尔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6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