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远志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7277.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生;王丹丹;闫艳;张建琴;秦雪梅;张丽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远志 tenuifoliside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PCR引物及方法,该PCR引物为:上游引物:5’‑ATGCCTATGCTTGTGCC‑3’;下游引物:5’‑TAGTGGGTGTTGCGTCT‑3’。该方法包括:提取远志样品的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该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扩增产物检测其所含化合物tenuifoliside C的含量,能扩增出长度为654bp条带的远志样品,其所含化合物tenuifoliside C的含量较低。本发明所述PCR引物及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优点,可在远志药材的良种选育中应用,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远志药材中化合物tenuifoliside C含量的PCR引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且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等功效。经现代研究发现,远志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皂苷类、糖酯类、口山酮类及生物碱类等,具有抑菌、抗炎、提高认知、改善记忆能力、抗老年痴呆、抗抑郁、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
中药材药效的强弱与药材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而药材质量的优劣与药材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紧密相关。中药材中次生代谢物的累积程度及含量变化又受生长年限的影响,中药材尤其是根茎类中药材,生长年限较长,一般以2-3年生为主,测定中药材中所含化合物的含量,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中药材中化合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通常采用以下几个途径:(1)购买相关标准品,与样品中的组分进行对比,这一途经的缺点是成本很高而且不一定能找到所有相关的标准物;(2)采用各种分离制备手段对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缺点是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耗时长,同时还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大量的重复性工作;(3)通过查文献来寻找相关化合物,但过去的文献报道采用的数据往往采自低分辨率仪器,存在不少假阳性结果。
化合物含量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不同远志样品间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远志糖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痴呆和脑保护活性,本发明选取远志中含量相对较高且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tenuifoliside C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与tenuifoliside C含量相关的特异性DNA分子条带,目的是针对该特异性条带设计出可检测tenuifoliside C含量的特异性PCR引物,并希望得到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PCR引物;以及利用该PCR引物检测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检测,而且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性好的优点,可在远志药材的良种选育中应用,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PCR引物,该特异性PCR引物如下所示:
上游引物:5’-ATGCCTATGCTTGTGCC-3’(SEQ ID No.1);
下游引物:5’-TAGTGGGTGTTGCGTCT-3’(SEQ ID No.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远志药材中tenuifoliside C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远志样品的基因组DNA;
具体为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由于各个发育时期的个体、各个组织器官甚至细胞的DNA保持一致,不受环境的影响且遗传稳定,故可选取任意生长时期、任意组织部位的远志样品提取DNA。
(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的PCR引物进行PCR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