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肠茶及熬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6560.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梅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梅芝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肠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肠茶及熬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久坐在办公室,造成腹部脂肪堆积,给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朋友造成很大的困扰,如何减掉小肚腩成为时代的需求。
除了运动和控制饮食之外,人们更需要一种既能清肠、缓解脂肪压力,又能对身体进行滋补,排补结合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清肠茶及熬制方法,从补肾、固本、强身入手,调理肠道的陈年宿便,调理体内平衡,排补结合,强健体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清肠茶,主要成分为:肉苁蓉、决明子、当归、甘草、火麻仁、泻叶、黄芪。
进一步的,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5-10、决明子5-10、当归10-20、甘草10-20、火麻仁10-20、泻叶20-30、黄芪10-20。
进一步的,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10、决明子10、当归10、甘草15、火麻仁10、泻叶20、黄芪15。
进一步的,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5、决明子10、当归20、甘草20、火麻仁20、泻叶30、黄芪20。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还包括黑豆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清肠茶的熬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容器盛水1000毫升,加入肉苁蓉、决明子、当归,大火煮沸后,文火慢熬50-70分钟;
步骤二、将甘草、火麻仁加入,继续慢熬50-70分钟;
步骤三、再加入泻叶、黄芪慢熬50-70分钟,即得。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汤汁继续蒸发水分,将固体存留物制成片剂、胶囊或茶包。
进一步的,步骤一、二、三中的慢熬时间均为6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的容器为陶器或普通药罐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依据传统“药同源”理念,从补肾、固本、强身入手,调理肠道的陈年宿便,调理体内平衡,一排一补,先通过膳食纤维吸收体内油脂,再辅以当归对身体的滋补功效,排放结合,强健体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所用药材中:
甘草的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治脾虚,乏力,调和诸药。
肉苁蓉的功效:甘、咸、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治阳痿。
决明子的功效:甘、苦、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治目赤涩痛、头痛眩晕,目暗不明,便秘。
火麻仁的功效:甘、平、润燥、滑肠、通便、治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当归的功效:辛、甘、苦、寒、通便、利水、治热结便秘。
黄芪的功效:甘、微温、补气升阳、生津养血。
黑豆的功效:维生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点,防老抗衰、乌徐黑发;黑豆被世人誉为“肾之谷”,补肾强身,活血利水。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清肠茶,主要成分为:肉苁蓉、决明子、当归、甘草、火麻仁、泻叶、黄芪。
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5-10、决明子5-10、当归10-20、甘草10-20、火麻仁10-20、泻叶20-30、黄芪10-20。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10、决明子10、当归10、甘草15、火麻仁10、泻叶20、黄芪15。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各成分按质量份数为:肉苁蓉5、决明子10、当归 20、甘草20、火麻仁20、泻叶30、黄芪20。
优选的,前述清肠茶按质量份数还包括黑豆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清肠茶的熬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容器盛水1000毫升,加入肉苁蓉、决明子、当归,大火煮沸后,文火慢熬50-70分钟;
步骤二、将甘草、火麻仁加入,继续慢熬50-70分钟;
步骤三、再加入泻叶、黄芪慢熬50-70分钟,即得。
本发明既可以制成汤汁,还可以通过将步骤三中所得汤汁继续蒸发水分,将固体存留物制成片剂、胶囊或茶包。
上述步骤一、二、三中药材的质量单位为克(即质量份数换算为克即可)。
优选的,步骤一、二、三中的慢熬时间均为60分钟。
步骤一中的容器为陶器或普通药罐子。
本发明清肠茶的饮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50毫升;当成品为片剂、胶囊或茶包时,每次服用药量与汤汁药量相同。
功效:强肾、补血、去脂、通便、排补相济,无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梅芝,未经蒋梅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胶酸枣仁代用茶
- 下一篇:一种防治流感的金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