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6158.6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生;李金生;陈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秦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0 | 分类号: | B28D1/00;B28D7/00;B25J9/16;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蜘蛛 机器人 行走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包括行走机构和控制器,行走机构包括有活动支撑脚,安装在活动支撑脚底面的吸盘机构,控制活动支撑脚上下抬脚动作的抬放驱动装置,控制活动支撑脚前后摆动动作的旋转机构,及控制吸盘机构吸、放动作的抽真空装置;还包括有壳体,行走机构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各行走机构的总个数为偶数,各行走机构均分成二排,并处于壳体的两侧外,每一行走机构的活动支撑脚均与壳体连接,处于壳体上的各行走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还公开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移动所需时间,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石材加工的CNC数控加工中心,一般包括有机架、工作台和横梁,通过横梁以及安装于横梁上的雕刻刀和水刀移动,实现对石材三轴的加工。即,X轴、Y轴、Z轴方向的加工。然而,这些传统CNC数控加工中心都具有一个共性,都需要依靠横梁实现加工,所以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都比较大。为了能够X轴、Y轴、Z轴方向移动和加工,所以传动构件比较多,工作时也比较耗能。工作时,各轴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移动较慢,造成工作效率低。
现有用于石材加工的机器人,跟能够适合单一方向复杂加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一方向移动工作效率,但是不能够转向行走,所以无法达到360转向移动或移动加工。仍然存在局限性,仍不能满足实际的加工需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移动所需时间,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其克服CNC数控加工中心或用于石材加工的机器人移动的局限性,能够直线行走和转向行走,提高移动效率,缩短移动所需时间,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智能蜘蛛式机器人的行走的行走机构和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工作的控制器,行走机构包括能上下抬脚及前后摆动的活动支撑脚,安装在活动支撑脚底面的吸盘机构,控制活动支撑脚上下抬脚动作的抬放驱动装置,控制活动支撑脚前后摆动动作的旋转机构,及控制吸盘机构吸、放动作的抽真空装置;
该行走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壳体,所述行走机构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各行走机构的总个数为偶数,各行走机构均分成二排,并处于壳体的两侧外,每一行走机构的活动支撑脚均与壳体连接,处于壳体一侧的各行走机构与处于壳体另一侧的各行走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抬放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抽真空装置控制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吸盘机构通气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撑脚还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横卧处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竖向倾斜设置,且第三连接杆处于第二连接杆的下方,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秦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秦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用卸料斗
- 下一篇:一种云石机供水自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