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eb服务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954.6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石乐义;郭宏彬;崔玉文;李剑蓝;吕献勇;孙慧;薛智宇;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eb 服务 阻塞 信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Web服务器,创建一个客户端的socket请求处理类,检测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实例化一个服务器类,传入服务器的地址和请求处理程序类;为服务器类阻塞中断处理时间赋值;根据服务器类运行时间内是否有请求到来来实现服务器的地址、端口、算法、服务等端信息的伪随机跳变,避免服务器非阻塞状态的出现。本发明增加了Web服务编写的多样性,提高了Web服务运行的健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eb服务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方法,尤其涉及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通过server.request()函数来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并通过调用select()函数确定在一定的服务响应时间timeout内是否有服务请求到来,之后把服务器收集到的退出的子进程状态作为判断标准来执行端信息跳变代码,实现服务器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安全防范和网络对抗技术日益引起重视,确定性、相似性、静态性是现有Web服务器设计的致命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的Web攻击令设计者防不胜防。动态目标防御作为一种新的主动网络防御技术备受关注,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构建动态、异构、不确定的信息系统,增强其多样性、伪随机和不可预测性,增加攻击者的攻击难度。
端信息跳变技术作为动态目标防御在网络层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指通信双方或多方按照一定的协议,伪随机的改变地址、端口、算法、服务等端信息,在保证正常通信的条件下,提升自身防御能力的一种主动网络防护技术。将端信息跳变技术应用于Web服务开发,不仅增加了Web服务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与便捷性,而且通过构建动态、异构、不确定的Web服务端信息,可以有效破坏敌方攻击干扰,实现主动网络防护。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网络编程中我们依赖于ServerSocket,Socket进行通信,大致的框架就是ServerSocket调用accept方法,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如果连接进来的时候则创建一个服务器端socke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socket建立好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通道进行通信,在这个网络IO的过程中inputStream的read和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都可能发送阻塞。为了减少这种阻塞对其他连接的影响,一般都会在服务器端为每个连接开辟一个新的线程,或者使用线程池技术来避免线程的创建销毁同时又一定程度支持并发量。然而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大量的read或者write阻塞线程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系统也额外需要频繁的处理cpu的切换。
非阻塞式通信实际是对上述模式的扩展,它的核心思想是为传统的socket加入事件监听的功能,操作系统可以在socket和serversocket上进行事件监听,一旦监听的对象发生了连接和可读可写的事件,监听器就会对注册了事件的对象返回相应的通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Web服务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以ServerSocket为原型,将服务器的非阻塞技术应用于端信息跳变,实现服务器地址、端口、算法等端信息的伪随机跳变,以此增强服务器编写的多样性,提高服务器的自身防御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的一种基于Web服务的非阻塞端信息跳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针对Web服务器,创建一个客户端的socket请求处理类,检测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b、实例化一个Web服务器连接和请求处理类,对传入服务器的地址和请求执行监听与监测;
c、对Web服务器阻塞处理函数进行重写,自定义阻塞中断处理时间timeout值;
d、调用select方法,检测Web服务器在执行阻塞中断处理之前是否有服务请求,以此实现Web服务器的非阻塞;
e、根据是否有服务请求选择不同的服务器操作,伪随机的改变Web服务的地址、端口、算法、服务等端信息,实现Web服务器的端信息跳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老化复合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