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798.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刘鹏;王晨;王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电机 助力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在该装置中,滚珠丝杠副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侧后方,阀体座沿轴向滑动连接在滚珠丝杠副前端的壳体内,阀体与踏板支座均安装在阀体座前侧端面上,且踏板支座沿轴向滑动连接在阀体内,踏板杆沿轴向从后至前依次穿过滚柱丝杠螺杆、阀体座、踏板支座以及阀体,锁片将踏板杆与踏板支座卡接锁止在一起,阀杆组件连接在踏板杆的后端,制动缸组件沿轴向连接在踏板杆的前端,直流电机安装在壳体外侧下方,小齿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大齿轮安装在滚珠丝杠螺母的外侧,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本发明通过对制动装置结构合理优化,使其体积小,集成度高,能够有效节省制动系统在整车布置中所占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的制动系统通常采用真空助力装置,其缺点是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集成度较低、零件较为复杂且对发动机依赖程度大,目前大多数汽车上已经取消了真空助力系统的使用。随着当今汽车产业的总体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集成性及轻量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集成度的汽车制动装置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为了满足相关技术领域对性能稳定且集成度高的制动系统的追求与研发需要,人们逐渐开始了对线控制动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目前已经研究成熟的线控制动系统主要有“机械式线控制动系统”与“液压式线控制动系统”。液压式线控制动系统通常采用电机助力式结构,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电机,以实现常规工况及失效制动工况下的快速制动。而如今的电机助力式的液压式线控制动系统一般其制动装置本身零部件较多,且布置起来较为分散,所以目前的制动装置存在体积较大,集成度较低,在汽车底盘上布置所占面积较大,不利于新兴电动汽车产业对高集成度的要求等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以减小制动装置的体积、提高集成度。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直流电机助力的线控制动装置,由阀杆组件、壳体、滚珠丝杠副、阀体座16、踏板杆17、阀体18、踏板支座19、锁片20、制动缸组件、直流电机31、小齿轮36和大齿轮39组成;
滚柱丝杠螺杆5和滚珠丝杠螺母6组成的所述滚珠丝杠副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侧后方,所述阀体座16沿轴向滑动连接在滚珠丝杠副前端的壳体内,阀体18与踏板支座19均安装在阀体座16前侧端面上,且踏板支座19沿轴向滑动连接在阀体18内;所述踏板杆17沿轴向从后至前依次穿过滚柱丝杠螺杆5、阀体座16、踏板支座19以及阀体18,且踏板杆17穿过踏板支座19后,锁片20沿径向将踏板杆17与踏板支座19卡接锁止在一起;
所述阀杆组件沿轴向连接在所述踏板杆17的后端,所述制动缸组件沿轴向连接在所述踏板杆17的前端,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位移输入依次经阀杆组件、踏板杆17、制动缸组件,最终输入至制动主缸26;
所述直流电机31安装在壳体外侧下方,电机输出轴33穿进壳体内侧,所述小齿轮36安装在电机输出轴33上,所述大齿轮39安装在滚珠丝杠螺母6的外侧,且大齿轮39与小齿轮36啮合,电机输出轴33的旋转运动经小齿轮36、大齿轮39依次传递至滚珠丝杠螺母6,滚珠丝杠螺母6旋转驱动滚柱丝杠螺杆5前后直线运动。
所述阀杆组件由U型接头1、阀杆2、橡胶套3和阀杆回位弹簧4组成,阀杆2的前端与踏板杆17后端球面接触连接,阀杆2的后端与U型接头1固连,阀杆回位弹簧4套装在阀杆2的前端外侧,橡胶套3包覆在阀杆回位弹簧4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转子电机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 下一篇:气动用电控继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