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649.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彬;王开义;杨锋;王晓锋;刘忠强;潘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病害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作物叶部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待识别图像;在RGB颜色空间上,提取所述待识别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使用已训练和排序的单分类器组合,对所述颜色特征向量进行动态选择集成识别。本发明通过将待识别图像转化为颜色特征向量,使用多个分类器构成的分类器组合对问题特征向量进行识别,降低了对作物病害识别的难度,增强了识别精度,提升了识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作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作物病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病害类型的准确识别是病害防治的前提。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有黄瓜、西红柿、扁豆等,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系统日渐薄弱,农作物的病害问题日益严重,病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因此,能够准确且快速的实现农作物病害识别,为农业劳作者提供有效的病害防治建议,成为农业科学工作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的病害识别方法主要依靠植保专家的个人经验和病理学分析,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来识别作物叶部病害,存在实时性差、工作效率底、识别结果主观性强等问题,且往往会耽误病害防治,易造成农药的误用、滥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农业工程领域。
为此,研究一种基于作物图像的叶部病害的识别方法,以实现对作物叶部病害的快速、准确、可靠的识别,为实现作物病害的及时防治、精准施药等提供基础和保证,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农作物病害识别实时性差,效率低下且识别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作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包括:
S1,对作物叶部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待识别图像;
S2,在RGB颜色空间上,提取所述待识别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
S3,使用已训练和排序的单分类器组合,对所述颜色特征向量进行动态选择集成识别。
其中,所述对作物叶部图像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具体为:首先对作物叶部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利用水平集算法提取所述作物叶部图像中的叶片部位图像,最后提取叶片内最大的内接矩形区域,作为待识别图像。
其中,S21,将所述待测图像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其进行切分,获得M×N个大小相等的子图像,将所述待测图像划分成一个由子图像构成的集合;
S22,对每一个子图像,计算所述子图像在R、G、B颜色通道上的颜色值的平均值,构成子图像三元组
S23,将所述待测图像转化为由所述子图像三元组构成的矩阵:
根据矩阵MI将所述待测图像转化为由三元组t构成的特征向量。
其中,所述单分类器采用Bp神经网络或其他单分类器,当采用其它单分类器时,通过可信度转换方法,将单分类器的输出值转到[0,1]上的可信度再进行计算。
其中,还包括建立作物病害图片为样本图像库;提取样本库中每一张作物病害图片的颜色特征,对单分类器集合进行有监督的训练。
其中,还包括对单分类器集合排序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将识别率最高的单分类器放在第一位;
选择与前一位分类器差异性最大的分类器放在后续位置,直至所述单分类器组合中所有分类器都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动态选择集成识别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