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94496.6 | 申请日: | 201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如秉;黄国和;安春江;姚尧;张鹏;陈秀娟;忻夏莹;宋沛;沈聚;黄敬;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去除 水中 抗生素 介质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预处理单元(1)、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2)、湿地梯级处理单元(3)、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4)、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5)、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6);所述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湿地梯级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相连;所述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分别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以及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相连;所述废水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调节池、厌氧消解池、沉淀池,三个池的容积比为2~3:5~9:3~4;所述格栅调节池和沉淀池底部倾角为45°~ 60°;所述厌氧消解池为折流式,并设置厌氧消化菌挂膜填料;所述厌氧消解池依据进水的可生化性设定池容;
所述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包括光纤照明系统、模拟太阳光照系统和光催化填料净化系统;所述光纤照明系统包括光纤照射光源(24),池底为V型,池体内侧贴合反射平面镜(25);所述模拟太阳光照系统为池体内侧相隔设置的模拟太阳光LED灯管(26);所述光催化填料净化系统位于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中部,内置多根石英光催化反应管(28),TiO2光催化剂附着在聚酯纤维雪花状填料上,形成光催化剂柱状填料(29),设置于所述石英光催化反应管内,所述光催化剂柱状填料顶部设置旋转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包括种植层、多介质土壤层子系统(8)、布水系统(13)、富氧系统(14)和排水层;所述的多介质土壤层子系统从上至下包括两级多介质土壤子系统,每一级多介质土壤子系统包含布水层(9)、通水层和土壤混合模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两层布水管网,每层布水管网采用“丰”字形布水,分别位于多介质土壤层子系统布水层( 9) 中部;每层布水管网前设置流量调节阀;所述富氧系统包括两层富氧管网,每层富氧管网采用“田”形布设,分别位于多介质土壤层子系统通水层的底部;每层富氧管网前设置气体流量调节阀;所述的排水层位于多介质土壤层子系统第二级通水层下方,包括集水层、汇水层;所述集水层采用直径30~50mm的砾石组成;所述汇水层采用钢混结构雨篦子与钢混结构支撑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梯级处理单元依次包括一级或串联的多级潜流/表流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包括配水池(17)、通水层、种植层、基质层(20)和排水层;所述通水层由砾石组成;所述基质层包括椰壳活性炭层,沸石、红砖和火山岩混合层,以及砾石组成的集水层,基质层高度为300-600mm;所述排水层位于基质层下方,由钢混结构雨篦子与钢混结构支撑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包括太阳光聚光采集器(37)、光纤传输系统(23)、动力旋转基座(42)、太阳光感应追踪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太阳光聚光采集器由菲尼尔透镜(40)和光采集器(41)构成;所述光纤传输系统由石英光纤构成;所述太阳光感应追踪器由太阳光辐射强度传感器和太阳方位角传感器构成;所述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由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蓄电装置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