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338.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1/00;F21V29/89;F21V29/7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框 底板 灯条基板 背光模组 交叠区域 导光板 灯条 显示装置 发光单元 方向垂直 金属基板 散热效果 背光源 导出 贴合 发光 开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侧;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灯条包括灯条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灯条基板为金属基板;背框,所述背框包括背框底板,所述灯条基板与所述背框底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背框底板,所述背框底板与所述灯条基板在所述交叠区域相互贴合,且所述背框底板在所述交叠区域具有开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能够将背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以及包含该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的要求不断提升,各类显示器层出不群,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显示屏等显示屏,在此基础上,3D显示、触控显示技术、曲面显示、超高分辨率显示以及防窥显示等显示技术不断涌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液晶显示屏中,一般通过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背光源通过与其连接的柔性电路板连接到外部电路,为其提供电流。然而,当背光源发光时,会产生热量,热量的聚集会使得显示屏的温度提升,导致显示屏内部的其他元件受热,产生显示不均等现象,因此,为避免显示屏内部的温度过高,及时导出背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将背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侧;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灯条包括灯条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灯条基板为金属基板;背框,所述背框包括背框底板,所述灯条基板与所述背框底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背框底板,所述背框底板与所述灯条基板在所述交叠区域相互贴合,且所述背框底板在所述交叠区域具有开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基板为金属基板,同时,与灯条基板相贴合的背框底板上设置有开口,一方面,金属基板的导电性能较好,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光时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另一方面,背框底板上对应于灯条基板的部分设置有开口,开口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将金属基板上的热量导至外界,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控雷达上可变光标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磁加热装置及其负荷自适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