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153.X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姜劲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货币 实现 兑换 存款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和系统,涉及计算机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接收用户提供的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生成数字货币转移请求向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携带兑换金额信息,数字货币转移请求携带所有者为该用户的数字货币的信息;获取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返回的转移确认信息;转移确认信息包括以所述数字货币为来源币生成的去向币的信息;将去向币转移到账户行数字货币银行库,在该用户的认证银行账户增加兑换金额。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从数字货币到存款的安全、可控、可追踪的兑换,从而使该数字货币广泛地应用于国计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不存在法定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技术。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在进行交易时,通过买卖双方的银行账户实现资金转移。因为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只能作为一种数字资产,因此其买卖也不属于兑换,只是一种交易。现有的虚拟货币的交易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与现有的财经、金融体系完全隔离,应用范围及实用价值较小。
2.交易过程中,易因私钥泄露导致资产被盗且难以追偿。
3.上述虚拟货币具有匿名特性,使用中无法追踪其所有者,理论上可以形成无法追踪的资金转移,游离于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控制之外,易于成为犯罪交易的温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基于新的数字货币实现从数字货币到存款的安全、可控、可追踪的兑换,从而使该数字货币广泛地应用于国计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的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银行账户信息对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接收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提供的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基于所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生成数字货币转移请求,将所述数字货币转移请求向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其中,所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携带兑换金额信息,所述数字货币转移请求携带所有者为该用户的、且金额不小于所述兑换金额的数字货币的信息;获取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返回的转移确认信息;其中,所述转移确认信息包括:以所述数字货币为来源币生成的、且所有者为账户行的去向币的信息,所述去向币的金额等于所述兑换金额;将所述去向币转移到账户行数字货币银行库,在该用户的认证银行账户增加所述兑换金额。
可选地,所述所有者为该用户的、且金额不小于所述兑换金额的数字货币存放于该用户的银行钱包中。
可选地,当所述来源币的金额大于所述兑换金额时,所述转移确认信息还包括:以所述数字货币为来源币生成的、且所有者为该用户的去向币的信息;其中,该去向币的金额为所述来源币金额与所述兑换金额的差值;在所述获取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返回的转移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以所述数字货币为来源币生成的、且所有者为该用户的去向币转移到该用户的银行钱包。
可选地,所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还携带:该用户的指定银行账户的标识、该用户的银行钱包的标识以及该用户的数字签名;在所述接收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提供的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验证该用户的数字签名;在验证通过后,判断该用户的指定银行账户的标识是否与该用户的认证银行账户的标识一致,判断该用户的银行钱包的标识是否与该用户的认证银行账户绑定的银行钱包的标识一致;当判断结果都为是时,判断该用户的银行钱包的可用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兑换金额:若是,基于所述数字货币兑换存款请求生成数字货币转移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