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透光石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3976.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贵生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1/24;B44C1/20;B44C1/00;C04B26/18;C04B111/54;C04B11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透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透光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提倡环保节约型社会,减少天然石材开采和使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就催使人造石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透光石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宽广,除了各种厨房、茶几、卫生间等用台面板外,还有各种用于灯箱、灯饰的透光石,也广泛应用于文化墙、装饰透光柱体等场合。
但是,对于传统的透光石而言,其花色纹理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就限制了透光石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另外,对于很多工艺品、装饰品而言,其也存在同样的缺陷,即:花色纹理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3D打印透光石,该3D打印透光石有效结合3D打印技术,色彩艳丽、纹理丰富、立体感强,图案纹理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定制进行随机打印,即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且可以用于装饰各种高档酒店、会所、别墅、家庭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透光石的制作方法,该3D打印透光石的制作方法能够有效地生产制备上述3D打印透光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打印透光石,包括有由193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交联剂、促进剂、氢氧化铝、二氧化钛、滑石粉、硅酸钙粉所组成的主体基础层,主体基础层的上表面经3D打印喷墨机打印有3D喷印层,3D喷印层的上表面经浇注、固化形成有UV树脂层,UV树脂层的表面经喷涂高硬度钢琴漆形成有钢琴漆层。
其中,所述主体基础层与所述3D喷印层之间设置有由附着液而形成的附着层。
其中,所述主体基础层的厚度为6-20mm。
一种3D打印透光石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以下工艺步骤,具体的:
a、将193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交联剂、促进剂、氢氧化铝、二氧化钛、滑石粉、硅酸钙粉置于真空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可获得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料;
b、将搅拌混合均匀后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料倒注于成型模具中进行凝胶成型,而后于室温25±5℃的温度条件下经10小时充分硬化后进行打磨切割工序,以获得主体基础层;
c、将打磨切割完毕后的主体基础层放置于3D打印喷墨机的工作平台上,先用工业酒精清洗干净主体基础层的上表面,而后再于主体基础层的上表面涂覆附着液,以形成附着层;待附着液涂覆完毕后,启动3D打印喷墨机,3D打印喷墨机按照设计图案纹理于主体基础层的上表面打印图案纹理,以形成3D喷印层;3D打印喷墨机工作完毕后,将形成有3D喷印层的主体基础层移出3D打印喷墨机的工作平台,而后进行自然风干;
d、在室温为30±5℃、湿度<70%的环境条件下,于3D喷印层的上表面浇注UV树脂;在UV树脂浇注完成后,在恒温恒湿车间经12小时固化处理即可获得UV树脂层,固化后对UV树脂层表面进行精磨、修边工序;
e、于UV树脂层的上表面喷涂一层高硬度钢琴漆,以获得钢琴漆层,3D打印透光石制备完成。
其中,于所述步骤a中,1000g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料193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交联剂、促进剂、氢氧化铝、二氧化钛、滑石粉、硅酸钙粉八种物料的重量依次为:
193中不饱和聚酯树脂500g
固化剂 10g
交联剂 10g
促进剂 10g
氢氧化铝 50g
二氧化钛 20g
滑石粉 200g
硅酸钙粉 20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3D打印透光石,其包括有由193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交联剂、促进剂、氢氧化铝、二氧化钛、滑石粉、硅酸钙粉所组成的主体基础层,主体基础层的上表面经3D打印喷墨机打印有3D喷印层,3D喷印层的上表面经浇注、固化形成有UV树脂层,UV树脂层的表面经喷涂高硬度钢琴漆形成有钢琴漆层。该3D打印透光石有效结合3D打印技术,色彩艳丽、纹理丰富、立体感强,图案纹理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定制进行随机打印,即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且可以用于装饰各种高档酒店、会所、别墅、家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贵生,未经王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合阳台
- 下一篇:带遮阳的悬挑一体化植物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