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和将电缆的编织屏蔽层电连接到连接器上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3683.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飞;潘彪;汪浩;张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编织屏蔽 内筒 导电屏蔽 金属外壳 电缆 编织屏蔽层 绝缘本体 电连接 多股 卡持 电磁屏蔽效果 导线电连接 导电端子 电缆连接 直接缠绕 电接触 裁切 卡口 外壁 缠绕 容纳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中;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适于与电缆的导线电连接;和导电屏蔽套,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中,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接触。所述导电屏蔽套包括内筒,在所述内筒的前端上形成有多个卡口,所述电缆的编织屏蔽线被分成多股,多股编织屏蔽线被分别卡持在所述多个卡口中,并缠绕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在本发明中,电缆的编织屏蔽线被卡持在导电屏蔽套的内筒的卡口中,并且多余长度的编织屏蔽线被直接缠绕在导电屏蔽套的内筒上,因此,无需裁切多余长度的编织屏蔽线,因此,提高了将电缆连接至连接器效率,并且保证了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本发明还公开将电缆的编织屏蔽层电连接到连接器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将电缆的编织屏蔽层电连接到连接器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仪表仪器、控制设备及电器设备的圆形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主体、保持在绝缘主体中的导电端子、套装在绝缘主体上的金属外壳、和安装在金属外壳的一端中的导电屏蔽套。电缆的导线可从金属外壳的一端伸入到连接器中,并与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导电屏蔽套则套装在电缆的编织屏蔽层上(通常为铜丝编织屏蔽层),为电缆提供电磁屏蔽,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现有技术中,导电屏蔽套一般为筒状部件,导电屏蔽套的前端将电缆的编织屏蔽层推压在金属外壳的内部环形凸起上,从而实现导电屏蔽套、编织屏蔽层和金属外壳三者之间的电连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电缆的编织屏蔽层的处理比较麻烦,需要使用剪切工具将多余长度的编织屏蔽层裁切掉,操作也不方便,同时也比较费时,由此会降低将电缆连接至连接器的效率,而且编织屏蔽层的裁切质量难以控制,这又会降低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中;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适于与电缆的导线电连接;和导电屏蔽套,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中,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接触。所述导电屏蔽套包括内筒,在所述内筒的前端上形成有多个卡口,所述电缆的编织屏蔽线被分成多股,多股编织屏蔽线被分别卡持在所述多个卡口中,并缠绕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电屏蔽套还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前端与所述内筒的前端相连,从而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限定一个环形容纳空间,所述电缆的多股编织屏蔽线容纳在所述环形容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外筒的前端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口分别对应的多个缺口;所述多股编织屏蔽线在被缠绕到所述内筒上之前,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缺口,并延伸到所述外筒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安装在所述导电屏蔽套的后端上,在所述尾套的前端上形成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插入所述导电屏蔽套的环形容纳空间中;当所述尾套相对于所述导电屏蔽套转动时,所述多个叶片分别沿所述导电屏蔽套的圆周方向推动所述多股编织屏蔽线,使得所述多股编织屏蔽线被推挤到所述环形容纳空间中,并缠绕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转动所述尾套之前,每个所述叶片位于相邻的两个卡口之间,以允许所述编织屏蔽线卡持到所述卡口中,并从所述缺口延伸到所述外筒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电屏蔽套安装到所述金属外壳中之后,所述导电屏蔽套的前端面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一圈定位凸起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筒上的卡口呈喇叭形,并且所述卡口的底部尺寸最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筒上的缺口呈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音频接口装置及音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