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3430.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聪;程沛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清溪华晖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空气 炸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食物加工的空气炸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食物加工装置,空气炸锅应用非常广泛,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空气炸锅产品。
对于空气炸锅而言,其焗薯条效果都比油炸锅差;在利用空气炸锅进行焗薯条加工时,一般空气炸锅焗薯条是在顶面的薯条焗得金黄,而底面和中心的薯条不金黄或仍然湿,这样就要更长时间才能将底面和中心的薯条焗熟,而一旦加长焗的时间,顶面的薯条会被焗至焦黑。
为避免上述情况,现有的做法是:在煮食途中把食物篮取出摇匀,而后再煮;操作非常不方便。
需进一步指出,对于某些空气炸锅而言,其一般在煲体的底部设置旋形的凸骨或者拱形中心, 工作时,通过凸骨或者拱形中心将热空气引流由底部吹向食物, 由风扇驱动而吹至煲体放置腔室底面的热空气本身是带旋转的, 较规律,向上吹的动能和乱流容易较集中在中间位置,因此实际效益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该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热空气在锅体内的分布及流动情况,同时可有效地增加热空气与食物的接触面并能够使得空气更有效地进入食物篮中央的食物部分,即焗食物时无需取出摇匀就能更有效率和均匀地把食物焗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包括有炸锅壳体,炸锅壳体包括有炸锅底壳,炸锅底壳的内部成型有开口朝上的底壳容置腔,炸锅底壳的上端部于底壳容置腔的上端开口处可相对开合地装设有炸锅上壳;
炸锅底壳的底壳容置腔内嵌装有内部加热煲,内部加热煲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加热煲放置腔室,内部加热煲的加热煲放置腔室内嵌装有食物篮,内部加热煲的竖直侧壁与食物篮的竖直侧壁间隔布置且形成有下吹热空气通道,内部加热煲的底部与食物篮底部间隔布置且形成有与下吹热空气通道连通的底部热空气通道,食物篮底部为镂空结构;
炸锅上壳的内部成型有朝下开口的上壳容置腔,上壳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处装设有形状与内部加热煲上端边缘形状相适配的风扇罩体,风扇罩体的内部成型有循环腔室,循环腔室内嵌装有离心风扇,风扇罩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端与循环腔室连通且朝下开口的循环进风口,风扇罩体于循环进风口的正下方装设有电发热管;风扇罩体开设有朝下开口且与下吹热空气通道对齐布置的循环出风口,循环出风口与循环腔室连通;炸锅上壳的上壳容置腔内于风扇罩体的旁侧装设有风扇驱动电机、控制器,风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伸入至循环腔室内且风扇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离心风扇连接,风扇驱动电机、电发热管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食物篮的上端边缘部设置有从下至上倾斜朝内翻折的内折板,加热煲放置腔室的底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引流凸台,引流凸台设置有若干从外至内逐渐朝上倾斜延伸的引流斜面,引流凸台的所有引流斜面呈环形分布,相邻两个引流斜面错开布置且相邻两个引流斜面的下端内外错开布置。
其中,所述食物篮底部呈波浪形状。
其中,所述内折板与所述食物篮的竖向侧壁为一体结构,内折板由食物篮的竖向侧壁上端边缘直接朝内翻折而成。
其中,所述内折板与所述食物篮为分体式结构,内折板卡固于食物篮竖向侧壁。
其中,所述内折板与所述食物篮为分体式结构,内折板装设于所述风扇罩体或者内折板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炸锅上壳。
其中,所述炸锅底壳的底壳容置腔于所述内部加热煲的外围装设有反光铝箔片。
其中,所述循环腔室的上表面装设有反光铝箔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清溪华晖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清溪华晖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