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作物根外追肥的一种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3204.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延超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追肥 根腐病 花生根 地块 农作物 增强抗病力 病害传播 技术效果 土壤带菌 种子带菌 粪肥 病株率 茎腐病 抗病力 连作 肥力 土层 果病 春播 地膜 质地 年份 播种 生长 | ||
1.农作物根外追肥的一种新技术,其特征在于:肥料品种要适宜;喷洒浓度要适当:根外追肥要根据不同的肥料采用相应的浓度进行喷施,不同肥料喷洒的浓度分别是:尿素1%-3%,磷酸二氢钾0.3%-0.5%,硼砂0.1%-0.2%,硫酸锌0.2%-0.4%,过磷酸钙浸出液2%-4%,硫酸铵0.2%-0.3%;要有针对性地喷施:根据作物和土壤缺肥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喷施;要在作物需肥的关键期喷施:不同作物对各种肥料的需肥时期不同,要灵活掌握,如水稻、小麦应在齐穗后喷施,大豆、花生、油菜应在始花和盛花期分别喷施,玉米、高粱应在灌浆期喷施,甘薯、马铃薯应在果实膨大期喷;喷施的部位要得当:叶的吸收能力新叶强于老叶,单子叶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叶面叶背气孔都差不多,但叶面易于沾上肥液,所以应以喷叶的正面为主;而双子叶植物,如大豆、棉花,叶背的气孔多于叶面,而且叶背的海绵组织吸肥能力较强,所以叶子的正反面都应喷到;喷洒液量要充足:具体用量要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时期来确定,总的要求以肥液将要从叶面上流下但又未流下时为最好,一般每亩用肥液量50-70公斤,同时在整个生育期以喷洒2-3次为宜,相隔时间以7-10天为宜;要选好喷肥时间:根外追肥以在比较潮湿的天气里进行最好,晴天要在上午10点前及下午4点后喷,在阴且无风的天气里,可全天喷施;一喷多效:将2种或2种以上的肥料和农药混合喷施,可提高工效,且具有节肥省药的优点;肥液喷洒要均匀周到:一般肥料大多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使用时,应充分搅拌,让其完全溶解,喷洒要均匀周到,不要漏喷,但也不能重复喷,以免造成肥害,若叶片上出现黄斑和焦边,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要添加活性剂:肥料中加入少量的活性剂(如中性肥皂、洗衣粉),可降低肥液的表面张力,利于肥液的布展和深入,可提高喷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延超,未经董延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2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料均匀的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番茄的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