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线制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92294.8 | 申请日: | 201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勇;李磊;陈志广;李训强;祁永军;周敬超;张志国;霍江远;龙彪;刘继安;孟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濮阳永安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B21F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制作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线制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工艺不统一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有拉线曲线器和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其中,拉线曲线器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弯曲手柄和定位轮,弯曲手柄通过连接板与定位轮相连接;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设有推动器、推板、支撑板和定位块,推动器和推板相连接,支撑板和定位块均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均与推板相对应。采用本发明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通过拉线曲线器和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可快速成型,一步到位,确保拉线的安装制作工艺统一,提高拉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操作的拉线制作平台。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配电网工程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配电网工程施工呈现出:点多、面广、工期短、参与人员多、停电难度大等显著特点。空前的投资规模和新形势,就要求配电网工程提速、提质、增效。在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拉线对电线杆进行拉持固定,确保后期使用的安全性。拉线主要由钢绞线与楔型线夹组成;楔型线夹包括线夹支座和线夹舌板。传统的操作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拉线、实地安装楔型线夹,由于钢绞线的硬度较大,楔型线夹的安装很困难,实地拉线制作通常需要50分钟,且需要4-5人配合完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工艺不统一,拉线制作质量不好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线制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工艺不统一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线制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有拉线曲线器和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其中,拉线曲线器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弯曲手柄和定位轮,弯曲手柄通过连接板与定位轮相连接;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设有推动器、推板、支撑板和定位块,推动器和推板相连接,支撑板和定位块均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均与推板相对应。
所述拉线曲线器还包括定位圆柱和角度测量仪,定位圆柱与支座固定连接,弯曲手柄的顶端设有弧形面,弧形面与定位圆柱相配合;角度测量仪固定设置在支座上且与连接板相连接;定位轮通过转轴与支座相连接。
所述连接板包括支板,支板上滑动设有移动卡座,支板的下部与托板的一端相连接,托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转板,转板上设有轴孔,轴孔与转轴相配合。
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座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相对应;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底座上的固定孔相配合;第二固定座的中部设有圆形通孔,第二固定座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底座上的螺纹孔相对应。
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和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在滑槽的两侧,推板位于滑槽内且通过弹簧与连接柱相连接。
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滑槽的两侧,定位块位于滑槽的一端,且与推板相对应。
所述推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相对应、另一端设有圆弧卡槽,圆弧卡槽的最低端位于底座上方。
所述推动器为伸缩式液压缸或气缸。
本发明通过平台上的拉线曲线器对钢绞线进行弧度定型,然后将钢绞线穿入楔型线夹上,通过推动器推动推板,将楔型线夹快速安装在钢绞线上,该安装过程仅需5分钟,与传动制作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通过拉线曲线器和楔形线夹安装装置可快速成型,一步到位,确保拉线的安装制作工艺统一,提高拉线质量。拉线曲线器上设有角度测量仪,用于检测弯曲手柄的旋转角度,进而根据需要对钢绞线进行一定弧度的弯曲加工,提高加工精度,确保制作质量。楔形线夹安装装置的推板采用圆弧卡槽,圆弧卡槽与楔型线夹的线夹舌板相配合,便于楔型线夹的快速有效安装,同时,通过推动器提供动力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是拉线制作的革命性创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濮阳永安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濮阳永安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