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215.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元捷;王斯;刘雪燕;杨静;杜鸿飞;张秋平;谢光忠;太慧玲;杜晓松;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0 | 分类号: | G01N27/60 |
代理公司: | 51232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称 静电屏蔽 效应 自供 气体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包括测试腔(8)以及设于测试腔(8)上的进气口(5)和出气口(6),其特征在于,测试腔(8)的内部还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第一部件包括采用聚合物摩擦薄膜材料制成多叶扇形结构的摩擦转子(4);所述摩擦转子(4)的多个扇形叶片的形状、尺寸均相近;
第二部件包括单面沉积有气敏薄膜(3)的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上具有闭合环形缝隙将其分隔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环内电极(1)和环外电极(2),其中,环内电极(1)的形状、尺寸均与摩擦转子(4)的形状、尺寸相同;
第一部件靠近测试腔(8)上进气口(5)处设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绝缘部件固定使得摩擦转子(4)和环内电极(1)的气敏薄膜(3)面对面设置且相互隔离;在气流作用下,摩擦转子(4)的扇形叶片与金属圆盘形成靠近-分离循环,从而产生感应电荷,并且通过环内电极(1)和环外电极(2)向检测电路输出电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转子(4)的扇形叶片的个数为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摩擦转子(4)的每一个扇形叶片背离气敏薄膜(3)表面或者侧面还设置有受力风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环内电极(1)和环外电极(2)的材料均为铝,镍,铜,银或者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环内电极(1)与环外电极(2)之间的缝隙宽度为500~10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薄膜(3)的材料为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钠、聚酰亚胺、ZnO和SnO2中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多种形成的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摩擦薄膜的材料为摩擦负极性材料,具体为尼龙、铁氟龙、聚氟乙烯或者聚酰亚胺中任意一种。
8.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第一部件;将聚合物摩擦薄膜切割为多叶扇形结构;
步骤B:制备第二部件;在洁净干燥的圆形基底上沉积电极材料得到金属圆盘,在金属圆盘的中间位置切割形成闭合环形缝隙,得到互不导通的环内电极(1)和环外电极(2),并且环内电极(1)的形状、尺寸均与步骤A制得摩擦转子的形状、尺寸相同;然后在金属圆盘单面的电极上沉积气敏薄膜(3);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第一部件和步骤B制得的第二部件置于设有进气口(5)和出气口(6)的测试腔(8)的内部,其中,第一部件靠近测试腔(8)上进气口(5)设置,通过绝缘部件固定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使得摩擦转子(4)和环内电极(1)的气敏薄膜(3)面对面设置且相互隔离;将环内电极(1)和环外电极(2)分别与检测电路连接以输出电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转子(4)的扇形叶片的个数为4~12,在摩擦转子(4)的每一个扇形叶片背离气敏薄膜(3)的表面或者侧面还设置有受力风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对称静电屏蔽效应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内电极(1)与环外电极(2)之间的缝隙宽度为500~10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2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