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2104.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湿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博联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63500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驱困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茶叶的加工工艺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茶叶的加工工序主要包含采摘、晒青、杀青、揉捻、烘干以及包装等步骤。但是,存在杀青步骤,没有控制好环境条件,造成杀青叶绿素破坏较多,叶色泛黄,多种有益物质含量流失,造成茶叶品质的降低。并且茶叶揉捻工序也没有充分掌握揉捻,致使揉捻的茶叶纤维组织破坏程度不一,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靠调节杀青坏境,合理揉捻,提高茶叶加工质量的茶叶加工工艺。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采摘:选择三叶一芽,鲜嫩坚挺的茶叶进行采摘;(2)摊凉:将采摘的茶叶均匀摊开在竹筛上进行摊凉,在太阳光下晾晒3至5个小时;(3)静置:将摊凉后的茶叶放入室内静置,静置温度为常温,静置时间为10至12个小时;(4)摇青:将静置的茶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摇青,摇青时间为50至60分钟;(5)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杀青锅进行杀青,将杀青锅温度调至30至40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15至18分钟,将杀青锅温度调至300至350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3至5分钟,将杀青锅温度调至28至30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10至12分钟;(6)揉捻:将杀青好的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轻揉10至12分钟,重揉5至8分钟,再轻揉18至20分钟,使茶叶成条率在80%以上,细胞破碎率在50%以上;(7)茶叶整形: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茶叶整形机进行整形,温度控制在70至75摄氏度;(8)干燥:将整形好的茶叶放入烘干机干燥,毛火温度控制在100至110摄氏度,使茶叶含水量在15至18%,足火控制在温度75至78摄氏度,茶叶成品含水量为7至9%;(9)包装: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消毒,在真空条件下包装。
进一步,该茶叶加工工艺的步骤(5)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杀青锅进行杀青,将杀青锅温度调至35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17分钟,将杀青锅温度调至320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4分钟,将杀青锅温度调至28摄氏度,维持杀青时间12分钟。
进一步,该茶叶加工工艺的步骤(6)揉捻:将杀青好的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轻揉10分钟,重揉8分钟,再轻揉18分钟,使茶叶成条率在80%以上,细胞破碎率在50%以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茶叶加工工艺科学合理提高杀青环境,较好的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提高了茶叶加工的质量。并且,能充分揉捻,较好的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部分多酚类物质氧化,减少炒青绿茶的苦涩味,增加浓醇味,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案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博联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博联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