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Na2O的半钢炼钢造渣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1825.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顾松青;张延玲;李凤善;许家伟;卢致民;郭占成;余阚;龙旭;张康晖;吴拓;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5/36 | 分类号: | C21C5/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31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a2o 炼钢 造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Na2O的半钢炼钢造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部分炼钢工艺中需要用到两个转炉,例如为了更有效降低钢水中的P含量,可采用第一个转炉吹氧脱磷,第二个转炉脱碳;再如,钒钛磁铁矿高炉吹炼后获得含钒铁水,第一个转炉用来吹氧提钒,第二个转炉主要用于脱碳。以上第二个转炉中的脱碳吹炼,通称半钢冶炼。另外,即便是在同一个转炉内吹炼,吹炼前期主要用来脱除铁水中的Si/P/Mn等元素,C元素脱除量有限。此时铁水中Si、Mn等元素基本已呈痕迹、碳含量在2.5%-3.8%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对应的金属熔体也通称为半钢,吹炼后期的半钢脱碳也通称为半钢冶炼。由于半钢中主要杂质元素为碳和极少量基本已呈痕迹的硅、锰元素,经吹氧、并加入石灰后,半钢冶炼渣基本以CaO-FeO二元系为主。但是该渣系熔点非常高。若要将其熔点降低到1600℃以下,FeO含量需高达55%-60%以上。这也是半钢冶炼造渣困难、铁损大(终渣携带过高的FeO)、钢水洁净度低(氧含量高、夹杂物多)的主要原因。加入萤石虽然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萤石的应用已经受到了严格限制。
专利CN103966387A公开了一种采用半钢炼钢的方法,主要是在半钢出钢的过程中加入含硅材料,出钢完成后,再将半钢进行转炉吹炼,含硅材料的具体成为为50-65%的Si,15-28%的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加入含硅材料的目的是在半钢冶炼中获得基于CaO-FeO-SiO2的三元渣系(熔点低于CaO-FeO二元系)、改善熔渣流动性。该方法增加了半钢炼钢过程中的热源,加快了化渣速度,且炼钢过程未出现返干等优点,其在解决半钢炼钢热源不足和成渣慢等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操作复杂,且含硅复合材料增加了冶炼成本,所以此半钢炼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利CN104789731A中公开了一种半钢炼钢造渣剂及其造渣方法,所述半钢造渣剂的成分按重量计的组成:Al2O320-38%,SiO220-30%,铁的氧化物15-20%,CaO10-15%,MgO3-9%,其余为杂质。它的主要目的也是用来生成基于CaO-FeO-SiO2-Al2O3-MgO的多元渣系,以降低渣系熔点、促进快速成渣。期刊文献《攀钢炼钢复合造渣剂的研制及应用》中根据半钢炼钢的特点和问题而设计出了一种复合造渣剂,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复合造渣剂主要成分为SiO247.30%、Al2O37.58%、CaO11.66%、MnO7.67%时初渣形成时间为4.97min,冶炼过程顺行, 取得了良好的脱磷脱硫效果,但是从其试验想过来看,初期渣形成时间仍偏长,有待进一步的缩短。
从以上文献或专利报道中可以看出,所涉及的半钢造渣剂主要是通过加入含FeO、SiO2类物质,以降低渣系熔点。最终获得的半钢冶炼渣主要是基于CaO-FeO-SiO2三元系(部分条件下含有少量MnO,MgO,或Al2O3)。该渣系属于普通转炉炼钢渣系,其组成也与普通转炉炼钢渣基本相同。与CaO-FeO二元系相比,虽然熔点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石灰溶解速率慢、流动性差等问题。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赤泥的主要矿物为文石和方解石,含量为60%-65%,其次是蛋白石、三水铝石、针铁矿,含量最少的是钛矿石、菱铁矿、天然碱、水玻璃、铝酸钠和火碱。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产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含Na2O的半钢炼钢造渣剂,该造渣剂有效降低渣系熔点,提高渣的流动性,且造价低廉,制备方法简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1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吹气赶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包喂丝辅助装置及钢包喂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