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1434.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铭;山田升平;刘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潘剑颖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方法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基于与调度请求有关的状态,启动第一定时器;以及当第一定时器超时,则发送与调度请求有关的信息。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将走向一个完全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即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信息和共享数据。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数量将达到500亿部,其中仅有100亿部左右可能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它的则不是与人对话的机器,而是彼此对话的机器。因此,如何设计系统以更好地支持万物互联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万物互联,在2015年9月举行的3GPP RAN#69全会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长期演进项目(LTE)的标准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项目(参见非专利文献:RP-151621New Work Item:NarrowBand IOT(NB-IoT)),其可被称之为窄带物联网(NB-IoT)。在该项目的描述中,为了实现物联网终端的低功耗、长待机、降成本、广覆盖等要求,NB-IoT被设置为工作在上下行180KHz的窄带系统。第一阶段的NB-IoT系统已完成了基本的功能设计,包括系统信息的广播通知、点对点的单播上行数据发送和下行数据接收等。在第一阶段的NB-Iot系统中,一旦终端侧有上行数据发送,需要启动随机接入流程,向网络侧发送BSR(Buffer Status Report)。
为了进一步增强该功能,在2017年3月举行的3GPP RAN#75全会上,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项目(参见非专利文献:RP-170852New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该项目以进一步增强NB-Iot系统为目标,并且提出了实现物理层发送调度请求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利用下行数据的ACK/NACK反馈的资源向网络侧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案。该方案对于处于覆盖信号较好的用户有极大增益。但是如何避免处于覆盖信号较弱的用户启动该功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在该方案中,调度请求的成功发送依赖于有可用的ACK/NACK反馈资源,即首先需要有下行数据达到。一旦终端长时间没有收到下行数据,相应的,终端没有可用的ACK/NACK反馈资源用来携带产生的调度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用户不必要的等待,以及及时将调度请求或者BSR发给网络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些,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设备。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基于与调度请求有关的状态,启动第一定时器;以及当第一定时器超时,则发送与调度请求有关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调度请求有关的状态可以包括:调度请求被触发、调度请求被触发并且不存在其他未处理的调度请求、调度请求被发送、或者禁止发送调度请求的第二定时器超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以启动或重新启动第一定时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获得可用来发送调度请求的资源,或者MAC层指示物理层在上行资源上发送调度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调度请求被触发时或者有待定的调度请求需要发送时,MAC层向物理层指示需要发送调度请求。当存在可用的资源时,物理层向MAC层指示存在可用的资源来发送调度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用的资源包括用于传输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动第一定时器时设置的定时器时长与重新启动第一定时器时设置的定时器时长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有未处理的调度请求均被取消时,停止第一定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1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