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0088.3 | 申请日: | 201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勇;程联岗;杨志峰;冀兰风;段新华;弓建军;庞国庆;潘进伟;李青;刘沙;连慧峰;卢嘉栋;梁新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山西互感器电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校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电流互感器检测工作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测,其检定过程中被试互感器一次接线需人工操作,但由于被试大电流互感器体积大而笨重,测试时就需要若干工作人员处理,安全隐患较大,且效率低,此种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大电流互感器检测时一次接线的技术问题,提供大电流互感器检定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大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包括标准单元、电源单元、导电柱和校验仪,所述导电柱包括活动导电柱和固定导电柱,其特点是:还包括升降单元和测试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丝杠及导杆,所述丝杠由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丝杠与导向板上的丝母连接,在外框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板对应的接触板,该接触板通过软导线与顶部导电排接通,所述导杆穿过导向板和接触板上的过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顶部与升降单元的顶部之间,所述导向板与活动导电柱固接;所述活动导电柱设置有可容纳丝杠的中空腔,导电柱由多股导线构成;
所述测试单元位于标准单元和电源单元之间,包括待测电流互感器平台和导电排格栅门;当需要放入待测电流互感器时,导电排格栅门打开,将待测电流互感器放置在待测电流互感器平台,导电排格栅门关闭,此时,导电排格栅门上的导电排与上下方的侧壁导电排紧密接触;导电柱穿过标准电流互感器、待测电流互感器及升流器的环形铁芯中心、与顶部导电排、底部导电排及侧壁导电排构成导电回路;
所述标准单元位于外框内部空间的上部,标准电流互感器安放在固接在外框内部的隔层板上;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升流器,电源单元位于外框内部空间的下部,所述升流器安放在外框下部的底座上;固定导电柱穿过升流器的环形铁芯中心,固定导电柱的下端与底部导电排连接,在工作状态时,活动导电柱穿过标准电流互感器及待测电流互感器的铁芯中心,其下端面与固定导电柱的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校验仪分别接标准电流互感器及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
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及待测电流互感器均采用环形铁芯结构。
所述传动装置为蜗轮蜗杆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一次接线自动控制压紧接线,提高了接线效率,采用框架式格栅导电铜排,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提高了装置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本发明适用40kA及以上的大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校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未装入待测电流互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装置;1-1—传动装置;2—丝杠;3—导杆;4—软导线;5—顶部导电排;6—标准电流互感器;7—侧壁导电排;8—中空腔;9—活动导电柱;10—校验仪;11—电源输入端;12—底部导电排;13—固定导电柱;14—升流器;15—待测电流互感器;16—外框;17—接触板;18—导向板;19—升降单元;20—标准单元;21—导电排格栅门;22—电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大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包括标准单元20、电源单元22、导电柱和校验仪10,所述导电柱包括活动导电柱9和固定导电柱13,其特点是:还包括升降单元19和测试单元;所述升降单元19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1-1、丝杠2及导杆3,所述丝杠2由动力装置1通过传动装置1-1驱动,所述丝杠2与导向板18上的丝母连接,在外框16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板18对应的接触板17,该接触板17通过软导线4与顶部导电排5接通,所述导杆3穿过导向板18和接触板17上的过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框顶部与升降单元的顶部之间,所述导向板18与活动导电柱9固接;所述活动导电柱9设置有可容纳丝杠2的中空腔8,导电柱由多股导线构成;所述导向板18在丝框2的作用下与所述接触板17紧密结合,以便充分导电;
如图3所示,所述测试单元位于标准单元20和电源单元22之间,包括待测电流互感器平台和导电排格栅门21;当需要放入待测电流互感器15时,导电排格栅门21打开,将待测电流互感器15放置在待测电流互感器平台,再将导电排格栅门21关闭,此时,导电排格栅门21上的导电排与上下方的侧壁导电排7紧密接触;导电柱穿过标准电流互感器6、待测电流互感器15及升流器14的环形铁芯中心、与顶部导电排5、底部导电排12及侧壁导电排7构成导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山西互感器电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山西互感器电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0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