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89977.8 | 申请日: | 2017-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华;衣文索;张学文;衣文凯;袁定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华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2223 | 代理人: | 李富维,罗绍军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樊市高新区西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特别涉及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的锂电池盒。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汽车大多采用锂电池装置为其提供动力,为满足续行里程,减少充电频率,每一辆电动汽车上要安装很多个排列有序的锂电池,为了节约空间,锂电池需要紧密叠压集成安装固定在一起,组成电池组安装在汽车中,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由于在锂电池电动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每个锂电池在充放电时,均会发热造成热量集聚,如果不采用具有良好散热功效的锂电池安装盒,不但会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锂电池盒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盒,该锂电池盒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而且拆卸十分方便,可根据电动汽车电源的需要,将每个盒体安装组合成不同大小规格的集成式锂电池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盒,包括锂电池盒壳体、U形托板、方孔、长方形孔、燕尾槽、燕尾台、插头、抓爪、凸台、凹槽。
所述一种锂电池盒:锂电池盒壳体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形成锂电池盒壳体的前台阶和后台阶;在左侧板的顶端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在右侧板顶端面前端设有第三插头和第一上抓爪,右侧板顶端面的后端设有第二上抓爪第四插头。
在锂电池盒底部依次设第一方孔、长方形孔和第二方孔;锂电池盒内分别设有四个U形托板,第一U形托板与第二U形托板之间的左侧板底板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三U形托板与第四U形托板之间的左侧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凸台。
第一凸台4和第二凸台的竖向分别设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分别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
在第一U形托板左右两侧的底板上依次设有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在第一U形托板左右两侧板底板上分别设有第六凸台、第七凸台和第八凸台。
所述锂电池盒:锂电池盒的前端板外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后板外壁上设有第一燕尾台,第一燕尾台中间为V形槽。
所述的锂电池盒,锂电池盒左侧板与底板连接处外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侧底面上设有第三抓爪,第二凹槽底面外侧的孔与第一凸台上的第一贯通孔相连通;右侧板与底板连接处外侧面后端设有与前端结构相同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内侧底面上设有第四抓爪;在左侧板外壁的中间设有第二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的两侧角为45-60度角,第二燕尾槽的最佳燕尾角为45度角。
所述的锂电池盒:锂电池盒中第二凹槽内侧底面上的第三抓爪和第三凹槽内侧底面上的第四抓爪,与锂电池盒底板面保持同一平面。
所述的锂电池盒,锂电池盒右侧板与底板连接处外侧面的前后端,设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第七凹槽和第八凹槽,锂电池盒右侧板外壁中间设有(第二燕尾台)m形燕尾台,m形燕尾台两侧燕尾角为45-60度角,最佳燕尾角为45度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锂电池盒前后凹槽和第一燕尾槽、右左侧板外壁上m形燕尾台和第二燕尾槽,右、左侧板顶端插头和锂电池盒底板与右左侧板结合处上的凹槽,将结构相同的锂电池盒组装在一起,然后将锂电池分别装在组合式锂电池盒中的每个锂电池盒内,组成组合式锂电池盒。根据电动汽车所需电源电压的大小,安装空间以及安装位置对锂电池盒进行组合安装、满足了电动汽车所需电源电压需要;该锂电池盒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拆卸十分方便,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放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侧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右侧板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前端板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后端板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给出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中,用磨具注塑成锂电池盒壳体(长方形),锂电池盒壳体1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形成锂电池盒壳体的前台阶2和后台阶10;在左侧板的顶端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头3和第二插头8;在右侧板顶端面前端设有第三插头11和第一上抓爪12,右侧板顶端面的后端设有第二上抓爪15第四插头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华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华博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谐波抑制补偿模块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无功补偿系统





